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是用噩運與挫折來回報我的善意?

2651

很多人或許存在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是用噩運與挫折來回報我的善意?

現如今,「好人有好報」的觀點正在被現實撕扯得支離破碎,「善良」、「老實」等一類辭彙被人們與「愚蠢」、「傻」聯繫在一起,由此帶來的惡果是人與人之間漸行漸遠的關係。

我們不禁會問:這個社會究竟怎麼了?難道善良真的已經成為了人性的「弱點」嗎?

概率學:好人並不一定有好報

好人不一定有好報

從概率學(Probability)的角度看,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個人在社會中遇見好事與壞事的概率是隨機的,個人的行為(行善或者作惡)會對相關的概率形成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有規律的。簡而言之,你「做好事」與「遇見倒霉事」這兩個事件之間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係。

同時,一個人遇見好事與壞事的概率並非是「偽隨機(Pseudorandomness)」的,也就是說,你在連續遇到好事之後並不會增加你遭受噩運的概率,換言之,你也不能指望在倒霉之後一定會「時來運轉」。

因此,一個人是否「命好」對常人而言是難以判斷的,就算你為了堅持你的「善良」犧牲了再多利益,也不一定能讓你成為「幸運兒」。

你的「善良」其實是沒有底線的迎合

從行為學角度看,許多「心善」的人並不是心甘情願地想要為社會做出貢獻,擁有這樣高尚品格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則表現出,面對別人的請求不知道如何拒絕,認為拒絕了別人便是一種罪過,而當自己有求於別人時又十分害怕遭到拒絕,因此這類人為了迎合他人往往費盡心思,心理學上稱其為「討好型人格(Flattering personality)」。

討好型人格的特點為僅僅在意他人對自身的評價,而不是自我感受,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狀態。這類人的內心一般十分敏感,別人任何異常舉動都會引起他們內心的過度反應,不斷檢查自身是否做錯了事情,同時會為自己的一些錯誤行為反思很久,並長期處於過度焦慮狀態。

由於他們的內心將周圍的其他人看得特別重要,而認為自己十分卑微,往往保持著一種不自信的狀態,在朋友聚會等公共場合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也正是因為他們將自己放在極其卑微的位置,就算他們受到了他人的傷害也往往選擇隱忍,因為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反抗而導致他人的不滿。

這類情況在校園暴力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許多校園暴力的受害者都是內心自卑、唯唯諾諾的「老實人」,他們在自己的正常權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得寸進尺心理」的受害者

「得寸進尺效應(Foot In The Door Effect)」指的是,當一個人接受了來自他人的需求之後,為避免自身在別人眼中的印象發生改變,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並且有漸進式發展的趨勢。相應的,如果一個人在另一個人身上得到了好處之後,就會將這種收益當作是理所當然的回報,因此往往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對於這些「心地善良」的人來說,幫助別人已經成為了自己生活中的日常,看上去他們十分樂意,但是內心卻在忍受著煎熬。而在得寸進尺心理的影響下,他們就有可能付出更多的代價,直到自己完全無法忍受為止。

此時的他們,要麼已經無法貢獻出更多價值了,要麼猛然醒悟過來開始反抗,此時的他們就如同被溫水烹煮的青蛙一樣,雖然察覺到了危險但是無能為力。而身邊的人則會因為他們態度的突然轉變而產生不滿情緒,將錯誤歸結在這些默默無聞的「貢獻者」身上。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看到許多「心地善良」的人,都處於這種惡性循環的折磨之中,他們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得不到回報。

做一個有原則的好人

詩人Emerson曾經說過:「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真正的善良一定是有前提的、有原則的。對於那些無理的要求,我們應予以拒絕;對於幫助的對象,我們應仔細鑒別。我們既不能用惡意回報他人的幫助,也不能當幫助毒蛇的農夫。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不清楚噩運會在什麼時候到來,但是我們能夠有所準備與防範。在日益複雜的社會裡,我們在幫助他人之前,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人們所說的「世態炎涼」,不過是大眾被那些「善人」的悲慘遭遇蒙蔽了雙眼罷了。

 

文字編輯:Elisa │ 核稿編輯:Tina
本文由董事長網搜整理製作,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善良也要有原則,比「惡毒」更可怕的是「沒腦子的善良」
致所有沒心機的人:不要以為我們真的傻,只是選擇善良
沒有人會一直忍讓!容忍有底線,善良也有鋒芒
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困難: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卻是一種選擇
善良從來不是一味付出,我們的身上必須帶一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