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不在你一年能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3669

重點不在你一年能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錢,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人們每天忙忙碌碌

辛辛苦苦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夠賺取豐厚的金錢來滿足生活所需

但是時間是有限的,靠出賣勞動力來賺錢是一種暗自消耗行為

因此如何花最少的成本賺到最多的錢

每個人每天都一樣24小時,如何去使用

這也是一種生活智慧,可以讓你的生活品質更好

前幾天無意間陷入一對母子的爭執中

這個兒子呢,大學剛畢業

對於未來一片茫然

有好幾位同學都去澳洲遊學打工

於是他也躍躍欲試,想在進入職場前,來段人生的壯遊…

這位媽媽對於兒子要出國遊歷

基本上是讚成的

但覺得好好一個大學生

為何要去國外當工人或屠夫

深感不解

她希望兒子出國留學拿個學位

或至少去念個語言學校

把英文練好,而不要去作苦力。

兒子聽了很不爽,覺得職業無分貴賤

靠勞力賺錢有何不對

媽媽的想法實在不符合潮流

於是母子兩人互不相讓

原本想默默逃走,卻晚了一步

媽媽突然指著我說:

「你看Bryan當年出國留學,

現在發展多好,

你不是也說要向他效法嗎?」

兒子說:「拜託~媽,

人家Bryan部落格都寫了,

要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

而且他也做過妳所謂的卑賤工作啊」

接下來的場景

你大概可以想像了

基本上就是母子兩人

四隻眼睛望著我,等我表態

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政客

總是愛講那句:

「這個問題有賴大家

共同研究、理性協商」

(基本上有講等於沒講)

你的職場之路能不能持續進化?

首先(我清了一下喉嚨)

我也覺得職業確實不分貴賤

靠自己的勞力、光明磊落的賺錢

沒啥不好(媽媽皺了一下眉頭)

但是(這時換兒子眼睛睜大)

關鍵不在於今天要不要去遊學打工

而在於你的職場之路

能不能持續進化?

這才是你媽擔心的事!

槓桿與彈性

接下來,我大致說了

我對職場選擇的思考方式

雖然是處於龐大壓力下臨時掰的

但說完我自己都覺得挺有道理的

所以趁著還有記憶,把它寫下來

簡單地說

一個理想的職涯選擇

有兩件事情很重要:

一是【槓杆】;二是【彈性】

【槓杆】

讓你每投入一分

獲得一分以上的收獲

【彈性】

則強調每個選擇都該

讓你的路越來越寬廣

而非越來越狹窄

部分人選擇工作

把眼前的薪資福利列為關鍵考量

卻忽略了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

就是你為這份收入付出了多少成本?

➤這是一個簡單的投資報酬觀念

(報酬/投入)的比值

就是所謂的槓杆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槓杆值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在職場上

選項能夠越來越多

不要為年齡增長

而卡在特定的產業與職位

老了之後哪都不能去

只能硬撐到領退休金為止

我們來看看報酬(收獲)

與投入(成本)吧!

職場的“報酬”是什麼?

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錢”啦!

其次還有成就感、社會認同、

人脈等無形的效益

這些效益

通常以“機會”的形式呈現

例如,你工作表現很好

你會獲得大家認同

要不被拔擢,要不被同業挖角

總之你的選擇會越來越多

這是最棒的情況

那職場的“成本”是什麼?

就是你為工作所付出的東西

那可多了:包含體力、時間、

個人技能,還有組織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工作

投入這些東西,而且每樣工作

這四種“材料”的比例都不大相同

例如去澳洲當肉品工人

據說每星期就可領到25K台幣左右

超過台灣一個月的基本薪資

聽起來很不錯,但這份工作的投入

可能體力占50%、時間40%、

技能10%、組織能力0%

這樣的成本結構

透露出幾個問題:

√體力與時間占了最大比重

這兩者是隨著年齡逐漸下滑的資源

√技能占比太低

而且除非未來一直殺牛

否則這技能的沿用性不高

√組織能力的投入為零

無經驗累積

但這卻是未來槓杆率最高的資源

相對的,同樣去澳洲當餐廳服務生

雖然賺得可能比較少

但投入成本預估是;

體力30%(體力消耗比肉品工人低)

時間40%(假設與肉品工人同工時)

技能20%(接受點餐、客戶服務、人際互動)

組織力10%(應付突發狀況,優化工作順序)

相較於肉品工人:

體力耗費略低

有剩餘精力可思考更多事

技能與組織能力比重高

而且與人有關

經驗比較可能沿用到其他工作

有服務生經驗的去當肉品工人容易

但反過來,則需要更多的訓練

服務生在職場上有更多選擇!

如何看待每一個職場選擇?

請不要問我這些數字怎麼來的

(當然是我瞎猜的)

我要強調的也不是

「服務生比肉品工人高級」

上述的情境只是一個比喻

重點是 :

「我們應該試著用投資報酬率的經濟學角度,來看待每一個職場選擇」

對職場新鮮人而言

有件事情你一定要從長計議的

那就是「千萬別短視眼前的利益」

而要分析背後各項投資的比重

(體力、時間、技術、組織能力)

減少用體力、時間這類

越用越少的資源來換錢

盡量多用技術、組織能力

(例如管理、創新、創業)

這類具有槓杆特性的資源

來換取成果

這樣在40年左右的職場中

你的選擇才會越來越多

投資報酬才會持續上揚

培養一項稀缺能力,是提高收入的好方法,

但是同樣有能力的人也是有收入高低之分的。

比如同樣寫書,都是暢銷作家,

但商業模式經營手法的不同,

收入上也會有巨大的差別,

因此除了有能力還要能夠聰明經營,

把自己也當作一項產品去推銷,

並時時維護提升,也是一種賺錢的好方法。

所以關鍵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要自問

10年之後你想靠什麼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