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工作讓你少了點受主管和會議的束縛,多了點自己決定日子怎麼過的決心

1168

大多數時候,當你聽到別人臆斷遠距工作為何行不通時,都會點明兩件事:其一,你沒辦法和不在辦公室裡的人當面開會。其二,管理者沒親眼看見員工工作,就無法確定他們是否真的在工作

針對這兩點,我們想提供非常不一樣的看法。我們認為在職場生活中,「開會」與「管理者」正是工作成效不彰的最主要原因。事實上遠離開會與管理者,才能完成愈多任務,這正是我們熱情擁抱遠距工作的關鍵之一。

開會跟管理者(meetings 與managers,我們簡稱為M&Ms)到底哪裡錯了?這個嘛,他們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他們在辦公室情境下所發揮的作用

開會。唉,開會。你可曾認識喜歡開會的人?我們也不認識。為什麼呢?開會應該很棒啊,這是讓一群人齊聚一堂直接溝通交流的機會,應該是件好事啊。開會的確是件好事,假使久久發生一次的話。

當開會變成一種常態,成為討論、辯論及解決所有問題的首選途徑時,會議就變得浮濫,我們會對討論結果感到麻木。會議應該像撒鹽一樣,酌量使用便能提味,而非每喝一匙湯都亂撒鹽。放太多鹽會壞了一道菜,開太多會則有害工作士氣與動力。

還有,會議對工作的進行是一種打擾。開會逼得許多人放下手邊的工作,改做別的事情。召開會議前最好確定,把七個人從工作抽離所得到的結果,真的值得浪費整整七個小時的生產力。有多少會議真的值得這麼做?別忘了,開會一小時不等於只花了一小時,假如你把五個人拉來開會,這樣就算是五小時的會議。

遠距工作

那麼管理者又怎麼了?管理者很好,管理者的角色不可或缺。不過管理跟開會一樣,只能在真正需要的時候酌量使用。一直打探員工在做什麼,只會干擾他們真正要做的事。而且管理者通常就是召開會議的人,他們的存在導致生產力下降

部分問題出在,管理者覺得無時無刻都必須有管理的痕跡,不論是否真有需求。那些人們望之生怯的進度會議、硬生生打斷工作進行預測,以及所謂的規劃會議,正是管理者一週的工作。雖然監督產出有時的確很重要,卻很少需要一週花上四十小時的人力。十小時或許剛好,但全職管理者很少有勇氣每週只現身十小時。

遠距工作模式讓管理者輕易看出,忙東忙西不僅是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把大家拉進會議室,走到同事身邊東張西望,雖不會留下打擾別人工作的痕跡,但都屬於「馬上放下你們手邊工作來陪我玩」的行徑。當管理階層被迫以電子郵件、Basecamp、即時通訊及聊天室進行遠距管理,其效力卻具目的性、更簡化,大家可以把力氣放在真正的工作上。

M&Ms在遠距工作的世界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不過,當所有事情在網路上都留有記錄,你會更清楚察覺自己到底消耗了多少M&Ms。開會和管理雖是好事,但M&Ms還是少吃為妙

採行遠距工作的好時機

遠距工作

假如我現在要成立一家新公司,應該立刻採取遠距工作模式嗎?如果我已經成立公司一陣子了,又該怎麼做?如何在公司文化已成熟的狀態下,開始採納遠距工作者?

大致上來說,愈早開始實施遠距工作愈好。企業文化是與時俱進的,如果企業文化的發展有遠距工作者參與,會容易許多。你不妨想想那些在電腦時代來臨後出生的小孩子,他們真的很懂電腦,根本是玩電腦長大的。再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他們用起電腦總是笨手笨腳的,因為電腦在他們人生中出現的時間很晚。公司也是一樣,要實施遠距辦公就趁早。

話雖然這麼說,假使你的公司已經很有制度,還是可以隨時將遠距工作者加入員工陣容裡。雖然磨合起來沒那麼容易,不過就像許多值得做的事情一樣,你需要專心致志,鍛練紀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切都會成功的信念。

你可以先允許現有員工開始採行遠距工作,不需要從外地聘請新人來測試這樣的工作模式。先提出這個方案供幾位最傑出的員工考慮,假如他們願意,可以每週在家上班幾天。我們敢打賭,一定至少有幾個人願意接受這個提議。

假如你把遠距工作視為低風險的實驗,就能反覆調整,嘗試不同做法,看看怎麼做成效最好。你可能得讓不同部門的人嘗試遠距工作方案。或許你會發現,某類型的職務很適合遠距工作,某類型的工作還是留在辦公室裡執行較好。不試試看你怎麼知道。

所以就儘早行動吧,至少先從小範圍開始嘗試。先從你信任的少數員工小規模測試,讓他們每週離開辦公室遠距工作幾天,看看成效如何。這樣做的風險很低,你很快就能知道遠距工作是否奏效。

本文節錄自:【遠距工作模式】一書

遠距工作

作者簡介

福萊德(Jason Fried)

知名軟體公司37signals創辦人,也是聞名全球的專案管理工具軟體 Basecamp的製作人。

福萊德的推特有超過26萬人追蹤,他在TED演講的影片吸引近600萬次點閱。和漢森合著有《工作大解放》(Rework)一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屹立十八個月不墜,全球售出二十八種語文版本。

37signals公司於1999年成立,是網路業績效最高的公司之一,旗下知名產品包括Backpack、Highrise以及Campfire,在世界各地擁有三百多萬名用戶,曾被《連線》譽為「十大最值得關注的新創公司」。37signals經營的「訊號vs.噪音」(Signals v. Noise)部落格非常熱門,每月有超過十萬人造訪。

37signals的成功祕訣和工作模式吸引《時代》、《新聞周刊》、《連線》等知名媒體爭相報導。他們鎖定的網路軟體發展方向也被Google、微軟等大企業視為下一個重要戰場。

漢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知名軟體公司37signals創辦人,也是聞名全球的專案管理工具軟體Basecamp的製作人。

漢森是Ruby on Rails程式碼的發明者,有近40萬人追蹤他。和福萊德合著有《工作大解放》(Rework)一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屹立十八個月不墜,全球售出二十八種語文版本。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本文由天下文化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董事長碎碎念》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職場行銷、成功守則、名人勵志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董事長碎碎念》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