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居美西的家庭舉家遷回台灣,原本期待台灣這8年有所改變,事實卻…..

2186

寫的很真實,但現在社會就是這樣,是短時間內突破不了的……

把家蓋得像堡壘一樣,也幫助身旁的人這樣做,然後和許多堡壘聯盟共存,互相支援;台灣是里,地球是村,里鄰的事關心,村內的事多注意,為自己和孩子找機會,留後路。

僑居美西八年的網友Eliza於三年前舉家遷回台灣,在臉書發表近三年來的感想,引發網友瘋傳。今天,是我們回台三週年的日子,感恩的心自然不在話下,但我想分享的是,這三年來我對台灣社會的觀察心得。

僑居美西 8年,第一次回來,就是舉家遷回。台灣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原以為再次踏上這塊土地,定會耳目一新,只是期待高,失望大:空氣,交通,生活水平,物價,都與預期的相反,很好奇,台灣怎麼都没長大?

但其實….台灣有長大,但在別的地方。以前從國外買什麼東西回來當禮物,總能賓主盡歡,現在差不多的台灣都能買得到,後來,幾乎都可全球同步,美國品牌店,在台灣也都開了;

我看到了令人驚訝的消費行為:我們的收入比台灣平均年所得高,可是換一支手機我需要考慮再三,而一個薪水兩萬出的幼稚園老師,只因想「搶快」擁有新的 iPhone,請我從國外幫她訂,那是超過她一個月的薪水啊!

政府給百姓一個消費天堂可是薪水仍那麼低…什麼都有,什麼都賣,可是薪水仍那麼低。買得起漂亮衣服和奢侈配備,買不起房子。吃很貴的餐廳,吃不到健康的食物。名車到處有,卻很少有一條路是平坦的。我領悟到一件事:政府為商人開了大門,使他們創造許多消費機會,卻没有照顧到人們最基本的需要!

食-不能保証食物的安全。

衣-塑化劑等不合格的化學物品,充斥在生活的大小物件上。

住-買不起房子,所以父母必須雙薪,孩子最重要的時光就孤單的渡過了。

行-馬路不平,紅綠燈不合理,路標一團亂。這是人民每天最基本的需要不是嗎?

育-我都不知道孩子去上學是為了受教育,還是受實驗?

樂-好貴哦!好貴哦!好貴哦!(真的很貴,所以說三次)開放觀光很好,可是為了賺這種一次性的消費,飯店、餐廳都變貴了,我只好去露營,然後營地又被塞爆。

政策榨乾父母時間吸光年輕人的錢,然後,把孩子的童年荒廢了…政府的政策榨乾了父母的時間,吸光了年輕人的錢,把孩子的童年荒廢了!孩子長大後,不知道人生的目標是什麼,以為炫目的物質可以滿足自己,拿不到時就做絕事。

有幸成熟點成為父母的人,就如老鼠進入了經濟大輪,為了維持生活被迫犧牲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日夜不停的奔跑。等到有一天他們老了,也許他們的孩子過不了成年的挑戰而殞落,他們就成了社會必須加重的負擔。

政府該做的一件的事就是重視家庭的功能!我覺得很難過,為許多没有後路可退的人們難過,因為他們無從選擇,只得這樣生活下去。電視上常有人批評政府没做好,其實没有完美的政府,可若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是政府該做的,那就是重視家庭的功能!

如果孩子是國家棟樑是未來主人翁,那培養如此重要人物的地方豈能不嚴格規劃?!

1. 要結婚的人,真的知道什麼是婚姻嗎?

2. 婚姻中會發生的「生孩子」,夫妻知道怎麼做父母嗎?知道責任和義務嗎?

3. 政府在經濟上有給人們符合物價的薪水保障嗎?有提供百姓正確的金錢觀嗎?

以前戰亂時的口號是「没有國,哪有家」,可現在倒過來了,「没有家,哪有國?」没有健康的家庭,造就不出健康的小孩,社會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去修補,最終,只怕整個國家都要被拖垮了!

每個人都忙著應付著彼此,而孩子就只能當最後的犧牲者…小孩忙著應付學校→教育政策的實驗小鼠,學校忙著應付政府→教育理念都顧不到政府忙著應付家長→你愛多(少)元,我就給多(少)元家長忙著應付老闆→没錢萬萬不能!

老闆用一些錢做兒童公益,贏得了名聲又節稅,還給國家決策者做足了面子。但孩子要的哪是公益團體幫助?他要的是爸媽能給他更多時間,和正常家庭功能,可是他微小,不能為自己做什麼,只能當食物鏈下的最終犠牲者。

再怎麼樣也不會是孩子來面對,這是我這三年來的生活心得,我很慶幸自己可以有逃脫這無奈大輪的選擇,可是心裡卻心疼許多的在這土地上的人們和孩子。

每個悲劇背後都有一個原因那不只是廢不廢死、或該怎麼審判的問題,也許在那一長串的食物鏈裡面,需要有一個環節願意站出來說:我不要再應付了!但,那不會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