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背景可以完全影響『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絕對不能忽視

5939

什麼是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的範圍非常廣,總的來說,家庭中一切的人、事、物都可納入家庭環境的範疇。家庭環境這兩方面的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從某種意義講,精神環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更大的影響作用。

家庭環境可以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家庭物質環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吃穿住行所需要的一切。家庭精神環境指孩子意識、思維、心理、情感等精神活動發展所需要的精神要素,包括家庭成員間互動形成的人際關係和心理氛圍,以及家庭成員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把這些非物質的精神環境稱為家庭氛圍。 家庭環境這兩方面的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從某種意義講,精神環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更大的影響作用。

一、家庭物質生活環境對孩子的人格影響

家庭的物質環境包家庭經濟狀況,衣、食、住、行的條件等。它們的優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子女的人格發展。

1.收入(主要指經濟收入)

一般認為,家庭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能為子女提供更優越條件,於是認為子女的語言、適應能力和智力的發育均優於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在後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緊張事件較前者為多,父母也因生活壓力大而常感焦慮和抑鬱。

致使這種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心理和社會交往機會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樣產生焦慮和抑鬱。現實生活中家庭與家庭之間社會經濟收入存在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事實也有體現,一般情況下,家庭條件較好的環境更能幫助孩子接受新知識、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在意識。

而家庭條件較差(收入教底)的家庭,一方面不能滿足孩子學習生活中所需要的幫助,諸如,必要的工具書、學習用具等。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心裡造成自卑心理,從而使得孩子性格內向、孤僻等情況。

2.職業

在這裡指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父母所從事的職業,對子女智力發育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父母不僅通過自身的文化素質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還通過對子女教育的形式與投資產生影響,父母職業對兒童智力發育的影響,主要是由其文化程度所決定的。體現在農村家庭與城市家庭比較明顯。

農村家庭絕大部分孩子父母由於文化水平底,有的甚至文盲,根本無法指導孩子的學習。在父母文化水平較高的家庭,一是父母可以親自指導和教育孩子的學習,二是由於父母經常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氛圍,自然而然地薰陶著孩子,使孩子自然而然地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3.住房條件

住房條件的好壞差別主要體現在:住房的整齊、清潔、安靜和文化氣息的差別。一般說來,整潔有條理的環境會給人以美感,它不僅使孩子感覺心情愉悅,同時還利於他們從小養成文明的舉止與良好的習慣。

相反,污濁雜亂的環境,不僅使孩子心情煩躁、抑鬱,也容易養成鬆懈、懶惰的不良習慣。良好的住房條件可為子女提供安靜明亮的學習場所,為子女學習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於培養子女健全的人格。

那些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其他臨時住所的父母,其子女也跟隨居住於此,耳濡目染,很容易學壞。據某些抽樣調查表明:88%的違法犯罪青少年居住在出租屋、臨時或流動居所。可見,居住環境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

二、精神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一)、家庭氣氛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雖有的家庭收入、父母的職業、及住房條件不如人意,家庭物質生活匱乏,但家庭和睦,家庭成員感情融洽,態度和善,為人謙虛,彼此理解、包容,對孩子給予真誠和理智的愛,反映出互愛的高尚情操和積極向上的氣息。

家中各成員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樂觀,他們培養春來的孩子健康、懂事、且性格活潑開朗。相反,在氣氛緊張、暴躁型的家庭裡,從早到晚瀰漫著「火藥味」。

性情暴躁、言語粗魯,對長輩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埋怨、責罵、爭吵、打架的聲音此起彼伏。在這種氣氛中長大的子女,敏感、聰明、急躁和好強,有成才的希望,但如不加引導教育,極可能走上邪路。

再說對於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賴父母的兒童來講,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容易情緒緊張。孩子長期處在這種情緒中,又缺少溫暖和關愛,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質,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可見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很大的作用。為了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共同創造一個關係融洽的家庭氣氛。作為父母要做到:

第一、建立恰當的父母角色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學習效仿的榜樣。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思想、言行、品德、性格等,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必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刻的影響。人們常說:童心猶如一張白紙。

要給這張白紙繪畫上美麗的圖畫,家長就是一個繪畫師。作為家庭中的一大主體——家長,特別是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諸如:孝敬父母、熱愛家庭、講文明、講衛生、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互相體諒、營造平等、溫馨的家庭氣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應該給孩子做好榜樣,講文明,講道德,教育孩子要從自身做起,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起表率作用。

第二、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圍和良好的親子關係

家庭的氣氛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智能,夫妻恩愛、和睦溫馨的家庭,孩子過著無憂無慮、井然有序、天真爛漫的幸福生活。父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郊遊、散步、逛公園、看球賽、聽音樂、參加鍛鍊等,這都有利於孩子接受多方面的知識,培養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使他們熱愛生活,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

加之父母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這樣氛圍中的孩子一定健康又聰明。如果夫妻感情不和,經常吵嘴打架,甚至鬧離婚,家庭氣氛緊張,父母無心照料孩子。有的夫妻把孩子當「出氣筒」,或當作再婚的 包袱而加以虐待,使孩子感情上很痛苦,精神受壓抑,變得憂鬱、惶恐、膽小、自卑,天真活潑的天性黯然失色,造成個性孤僻,缺乏積極性,處在這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智力和健康都會受到不利的影響。

現代家庭生活質量已開始表現為從物質生活享受轉向精神生活享受。家庭成員共同營造家庭幸福美滿人生,是家人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學習成果、分享成果喜悅、相互溝通交流的過程,是「催化」家庭學習環境的過程,是拓寬家庭成員發展空間的過程,是以家庭的健康促進社會和諧和進步的過程。

因此,家庭學習還應體現親子互動,它是家庭兩代人間發生交互動作和反映的過程。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遊戲,一起學習,發展共同的興趣,和孩子共享經驗和成果,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相互間了解。

父母要把孩子作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愛好,給他一定的自主權利決定與選擇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徵求孩子的意見。這種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穩定。

1、經常和孩子溝通和孩子做朋友,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不可缺少的,家庭環境的和諧對孩子的性格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家庭環境好孩子性格好,家長與孩子溝通就好,就可以掌握孩子的想法,比如說,和孩子一起打籃球、玩遊戲(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

不僅從中增強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孩子親身體驗娛樂情感,使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讓孩子在家庭也感受到親子學習的情趣,使家庭學習氛圍更活躍、更融洽、更快樂、更有趣。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歡樂,學習的快樂,興趣的提高,同時良好的個性也得到充分的發展。

經常和孩子對話溝通。對話,是人們相互之間一種雙向的語言交流活動。對話不僅體現在口頭上的交流,還應該表現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作為家長要十分重視與孩子之間的對話。父母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彎下腰來,走進童心世界,聆聽孩子的心聲來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需求與喜好。

在交談中,父母要拋開自己是大人的權威架子,充滿輕鬆與愉悅的表情,使孩子能夠做到敢說和想說。與孩子進行語言和心靈上的交流,並適宜地、巧妙地運用古今中外的兒童故事來引導孩子,使他們得到啟發,開啟他們的心靈成長之門。

2、讓孩子學會傾聽和表達培養自己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缺乏的是耐心,常以自我為中心,往往在與人交往時,不注意聽他人的講話有時甚至表現出不耐煩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兒童不願意講自己的心裡話,表達自己的時候缺乏自然坦誠的態度,妨礙了與人的溝通,有快樂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煩惱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擔。

長期聽不進來,說不出去,易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天地裡,造成獨來獨往,孤僻苦悶或固執偏激而成為不受歡迎的人。這時父母要幫孩子耐心傾聽別人談話,在與人交往時恰當地運用言語和非言語進行自我表達,表達自己的觀點、願望和需求且儘量避免別人的誤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結交到更多的朋友。

也使他們懂得要對人採取和睦相處、友好對待、克己讓人的態度對人際交流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採取寬容、公平、有理有節的處理方式。培養父(母)子(女)情、師生情,正確對待同學情、朋友情以及朦朧的戀情等,學會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與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勵中健康成長。

3、要經常表揚和鼓勵孩子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得到別人的認可,尤其是孩子。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

因此作為父母要對孩子的缺點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當孩子獲得成功時,把你的擁抱、鼓勵送給孩子,那將是對他最好的獎勵。

記得在班上有一個後進生,在一次測驗中比上次進步了,我當著全班的面表揚了他,給他發了個鼓勵獎,鼓勵他再接再厲,從那以後我發現那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而且進步得很快。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送給孩子一個擁抱,將是對他最好的鼓勵。把你的愛毫不吝嗇地送給孩子,無需太多的言語,孩子會覺得享受到了無盡的愛與關心,那會是他生活和學習的最大動力。

舉個例子:

一個孩子挖了一個坑種樹,如果認為他挖的好,可以說:你真能幹!如果覺得他挖得不好,可以說:你幹得不錯,已經把坑挖的這麼大了,如果能挖得再深再大些,那就更好了。

再如:當孩子在繪畫時,或許他畫的並不好,但是你可以找出他的閃光點,你畫的畫色彩豐富等來鼓勵他,而非盲目否認,只有這樣才不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對孩子來說,他們往往缺乏應對的技巧和方法,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著手解決。這樣就容易產生苦悶、難過、恐慌等心理,長此以往,將使他們處於抑鬱和焦慮之中。

因此,應該教育和訓練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應對的技巧,幫助他們認識問題出現和存在的客觀性,幫助他們尋求解決矛盾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驟,與孩子多討論,多協商,多探討,多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他們學會主動地適應環境,儘快地處理好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在解決矛盾和問題中成長。

第三、創建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環境對於每個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造就了人們安定舒適的生活,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樣,孩子的學習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作保障,顯然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才起著積極作用。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要是白松的種子掉在英國的石頭縫裡,它只會長成一棵很矮的小樹;但是,要是它被種在南方肥沃的土地裡,它就能長成一棵大樹。”這就特別強調了成長環境的作用。

未成年人的學習特別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家庭的學習氛圍是他最直接的”染缸”。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孩子在家看書,做作業,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安靜的學習環境。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做到不看電視、不高聲論談,嚴禁打牌、打麻將,這樣才不會分散孩子思考問題,提高孩子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甚至家長也應該養成在家裡經常讀書看報的習慣,從中影響、薰陶孩子也養成愛讀書、愛學習的習慣。

因此、家長應該為孩子創建一種民主平等,快樂有趣,寬鬆自主的家庭學習氛圍。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
促進孩子智能與創新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孩子與父母相互教育影響的發揮;有利於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三、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

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無止境的。對於孩子來說,看到人家有什麼好玩的,自己也想擁有。有不少的家長認為當孩子提出要求時感到很為難:你答應他吧,又覺得那份錢花的不值;你不答應他呢,又怕萬一拒絕的次數多了,讓孩子失望。

對孩子的需求要具體分析,要以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和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不能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發孩子過高的慾望,養成越來越貪婪的惡習。一旦父母無力滿足其需求時,勢必引起孩子的不滿,致使難以管教。

當其慾望強烈而又不到滿足時,就容易走上邪門歪道,這是每位家長需要注意的。對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儘量給予滿足。如孩子要求給買一些有利於增長知識,開發智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兒童書畫及必要的生活、娛樂用品,一般應給予滿足。

若家長一時難以辦到時,應向孩子說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既要積極為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創造條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節約儉樸,防止養成揮霍浪費的不良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的一面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因此,希望孩子具有什麼品位,修養,父母首先應該具備這些品質、修養。

一個健康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和諧、平等和充滿愛的環境。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沒有父母的愛,所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願我們每個家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