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自己不喜歡的職業,做起來會比較順遂

2980

北野武說了:「漫才跟電影都不是我真心想做的工作,也幸好我不想做,因為自己不喜歡的職業,做起來會比較順遂。」

尋夢的笨蛋,賣夢的笨蛋

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好像不是騙人的。現代年輕人忙著探索自我,簡直就像尋找白馬王子的灰姑娘,究竟有沒有本事看清楚這樣的想法?

賣夢想的生意不會消失

自由國度美國曾經有過一股淘金熱(Gold Rush),當時傳說某人在美國西部某處的河裡發現大量金沙,一夕致富,結果全美國的淘金客蜂擁而至,瞬間把貧瘠的荒野變成鬧區,可見熱潮有多強。

當然最後不是所有人都成了大富翁,就算真的有黃金,這麼多人去分也分不了多少。其實當黃金傳說傳到自己鎮上的時候,就該知道為時已晚,因為傳出來的時候代表黃金都被淘光了。

我想淘金熱之中最賺錢的人,就是看準大批貪心鬼會來追求黃金夢,在當地打造城鎮的人,賣補給品和淘金的工具絕對比淘金更好賺,肯定還有人賣什麼「黃金地圖」。

聰明人應該吐槽說:「你知道這裡有黃金,怎麼不去挖?」但總有大把的傻子會被騙,就像賣賽馬明牌可以賺錢一樣。賣夢想的生意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是賣夢想,不是賣錢,就算賠了錢也不能抱怨。

為什麼當時會發生淘金熱?因為美國是自由國度,大家有選擇職業的自由,所以聽到有金可淘就變賣家產去淘金。日本一直都有什麼寶藏傳說,不過封建時代之前的日本人被土地與職業限制住,這些故事也就只是故事,無論浦島太郎的龍宮城還是桃太郎的鬼島,都只是老奶奶的老故事。

一旦進入可以自由闖蕩的年代,當然有人會想去尋這些寶,而聰明人就想到要賣這種夢想賺錢。現在這個時代也一樣,雖然金沙這個主題已經沒人相信,但商人卻想出了更厲害的寶藏,就是「沉睡的天份」、「真正想做的工作」、「有成就感的工作」這些東西,最好把它們看成淘金熱一般的幻覺。

沒有成就感才是好機會

人根本沒有什麼沉睡的天份,只分「有天份」跟「沒天份」;而如果你得去考慮自己究竟想做什麼工作,就代表你根本沒有想做的工作。你想找的並不是真正想做的工作,而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實際上哪有這種東西?

現代社會就是明明沒有這種工作卻說得活靈活現,搞得尼特族(NEET,沒工作也沒唸書的年輕人)愈來愈多,然後壓榨年輕人當廉價勞工,可見不是只有搞笑藝人被用過即丟。

在那個社會貧苦得連飯都不一定有得吃的年代裡,如果小孩子說自己想做能一展長才的工作,一定會被爸媽敲腦袋瓜大罵:「別做白日夢,快唸書!」、「不要亂講話,快找工作!」以前的爸媽知道吃苦就是吃補,現在的爸媽則不想讓孩子吃苦。

如果不吃苦,就看不見工作的成就感

一份工作真正的樂趣和成就感,得要苦過好多年才能體會出來,如果一開始就做得很輕鬆,哪裡會有趣?以前做一份工得先拜師當學徒,在打罵中學功夫,受到不平等待遇,也拿不到什麼像樣的薪水,但是大家無處可去只好拼命賴著不走。就因為有這些痛苦與不甘,當工作做得漂亮了才會更開心,這就是工作的成就感。

用錢絕對買不到工作的成就感

說白點,想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就已經是個大誤會,根本沒有什麼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嬰兒在肚子裡就想「我要生在一個適合自己的世界」,那根本不會想出生。找工作也是一樣,別想著要工作迎合自己,而是要自己去迎合工作。

大多數人都是挑選自己不太喜歡的職業
反而比較好上手

如果想過得幸福美滿,最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作興趣。就好像喜歡棒球的人別當職棒選手,打業餘棒球會更開心。電影導演黑澤明就有個出名的傳奇,他原本想當的不是導演,而是畫家。

真正會成功的人大多是這個樣,或許有些導演真的從小就立志當導演,但我不覺得他們拍的電影有多好看,可能是因為太喜歡電影,反而沒辦法客觀地看電影。

人對不太喜歡的東西
反而會看得透澈

再說無論哪個行業都有盲點,所以稍微保持距離的旁觀者,會比全心投入的當局者更容易發現盲點。找工作的時候千萬別考慮自己喜歡做什麼,也別煩惱做起來有沒有成就感。

如果你覺得現在這份工作沒有成就感,那不是壞事,而是良機,正好可以冷靜審視自己的工作;無論什麼工作,經過冷靜審視都會變得比目前更有趣。

《超思考》內容介紹:
圖片提供/時報文化

威尼斯金獅獎大導演北野武,書寫家族散文,也寫演藝生存哲學;而這本書另闢主題,剖析日本社會議題,以超越框架的思考方式,打破成規,直言日本傳統價值觀裡頭最習以為常且不假思索的模糊地帶。文筆犀利卻不失幽默,同時也是認識日本人奇妙的心理與社會風俗的一本書。

作者:北野武 Kitano Takeshi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東京都,以相聲搭檔「Two Beat」風靡一時,之後主持電視節目、廣播節目,更在電影與出版界擁有全國性的知名度。其執導之電影《花火》獲得一九九七年威尼斯國際影展金獅獎,足見電影作品也享有國際知名度,最新作品《極惡非道》更寫下票房紀錄。著作繁多,包括《全思考》(幻冬舍文庫)、《愚蠢的架構》(新潮新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