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一邊睡覺一邊賺錢,高收入都是睡出來的!

3716

一份付出換來一份收穫,這是很多人的商業認知,於是你天然地認為任何收入的增長,都應該靠時間的同倍遞增來獲得。於是就會陷入一個認知陷阱:覺得如果想賺更多的錢,就應該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但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天花板的,所以這往往導致收入上到一個level後,便出現了瓶頸。

“我一生只想做一件事:一邊睡覺,一邊賺錢。”“別做夢了,快起來搬磚!”

年薪10萬到30萬可能的確是努力的差距,但是從年薪10萬到100萬、從100萬到1000萬收入的差距,其實和努力本身不最相關了。或者說這時候的努力已經淪為最底層的素質,需要更高級的商業認知去給自己加碼。所以對於時間與收入的價值關係,更牛逼的認知應該是:

1、把單位時間賣貴

2、讓時間可以被批量購買

3、讓時間產生複利

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提高溢價能力,讓別人用更貴的價錢來買你的時間。同樣是做飯的人,在街邊小餐館的cook只能領幾千塊工資,在五星級酒店的chef年薪上百萬。cook還經常要加班加點,chef卻有嚴格的工作時間表。

如果算時薪的話,cook和chef的差距就更大了。其實賤賣時間的人又何止cook,普通白領也容易掉入了低水平的勤奮陷阱。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很多白領都沒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在辦公室裡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舞,經常拖到很晚才能下班。

關於時間管理的方法論,每個崗位都不太一樣,我只講5個通用方法:逼著老闆花錢來優化辦公設備;要做的事情記下來,具體到每一分鐘;利用廁所時間打電話發郵件;分門別類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素材庫;把簡單重複類工作分給實習生。

時間的批量化販賣,是讓時間單位價值最大化的第一手段,而互聯網是實現時間批量化最好的方式。我有些新東方的老師朋友,天天在講臺上講課,前幾年驕傲地說:我培訓出了幾萬名學生,可謂流水的學生,鐵打的老師。而現在有些老師自己出來線上講課,在不同的平臺上,通過互聯網,在線同時幾千上萬人收聽。這樣,就把自己的單位時間販賣給了更多人了。

所以你會發現,線下一堂課一千一萬元就了不起了;但是線上的話,想像空間就很大,賣上10萬一堂課也不稀奇。這就是批量販賣時間帶來的價值。當你擁有批量販賣權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怎麼使這個事情成為可能,你就會開始思考如何建立認知,如何沉澱流量,如何建立品牌。

整個做事的風格是長遠的,而不是做一次賺一票的一次性買賣。對於批量販賣權的追求,也反向促進了我們的行動力。如果說批量販賣時間是單個時間的橫向空間維度,而複利則是縱向時間維度。時間產生的價值,通俗點說,就是“睡後價值”。

就是你當下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未來可以一直因為這個獲得收入。比如金庸在1972年就擱筆不寫武俠小說,但是四十多年來他一直盤踞在作家富豪榜上,因為每天都大量的人買他的書,每隔幾年就有人把他的書改編成電視、電影、動漫、遊戲和其他周邊產品。

當然,把“睡後價值”用到極限的是古代王朝的開國皇帝,比如漢高祖劉邦。他在公元前209年拉反旗鬧革命,用了7年時間統一了中華大地。然後,他和他的子孫就統治了中國400多年,長期霸佔著中國最好的資源。

我們再講得通俗一些,其實現在很多微商、直銷,這些三級分銷平臺,就是利用了複利的概念,讓人看到目前投入所帶來的未來巨大可能性,於是每個人都打了雞血一樣——重倉投入時間,為了以後的“不勞而獲”。互聯網線上課程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是無空間和無時間限制的,內容可以被所有人看到,而且理論上可以永久沉澱。

所以,我們不是輸在勤奮不夠,不是輸在機遇不好,而是輸在對一個趨勢、一個事件、一個現象的認知深刻程度。

只有提升認知,才能及早看到未來。

不然,哪怕趨勢的風口正呼呼地向你吹,

你卻只會轉過身去,裹緊身上的衣服,不讓風進來。

這是最悲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