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虧3000萬,靠50萬翻身,如今已是雙百億,他有一句忠告!

2449

創業初期老闆要帶領團隊行銷、注意金流動向、選擇創新的行業。他是法律系研究生畢業,卻不愛公職。大一開始創業,大二實現自給自足,25歲參與清華紫光上市,29歲成為公司副總裁。

這樣的天之驕子原本應該一路順風順水,但骨子的野心與冒險精神讓他決定辭職創業,結果創業第一年,公司資金從3000萬虧損到50萬,如今8年過去了,他已成功靠著那50萬翻了身,實現了雙百億的目標。

對於創業者們,他有一句忠告,不知你願聽不願聽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傳的很火的文章,叫《盤點最近一年B、C輪死的創業公司》文章主要是列舉了最近一年融資成功但最終失敗的創業公司,還做了一些敗因分析。

裡面很多大家眼熟的公司,說實話,雖然早就說創業就是“向死而生”,但是那麼多融資上千萬,上億的公司難逃一劫,也讓刀哥很唏噓。

剛好刀哥認識一位大佬,也經歷過創業的九死一生,甚至更起伏。輝煌時,25歲全程參與清華紫光上市,29歲就是上市公司副總裁。慘淡時,創業一年虧了3000萬,辦公室裝修好都不敢搬進去。

但最後卻靠剩下的50萬翻身了,現在公司已是雙百億,掛牌新三板的公司市值是100億,在管基金規模是100億,是低調的隱形大佬。

他就是盛景網聯董事長——彭志強。

刀哥最近專門跟彭志強聊了一下,讓他複盤了自己虧到只剩50萬,又從50萬到雙百億的過程。聽完之後,覺得乾貨十足,特別是對創業者的幾點忠告,刀哥相信大家看完會有所啟發。

所有同學都去公檢法工作
唯獨我一門心思想去企業

我是從政法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學的是經濟法,畢業的時候,還是法學會主席。法學院的人,大部分很嚴肅嚴謹,我也有這種特質,但是我跟他們不同,我對於商業特別關注。

從大一開始,我就自己做攝影師,自己支攤,給新生拍照片賺錢。 結果大二,我拍照的收入已經能做到自己自足了。等大四我畢業的時候,我又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驚訝的決定,我決定去公司上班。

我畢業時是1997年,當時中國政法大學在整個法學界領域是最頂尖的院校,所以只要畢業生願意,一般都能去國家政府部門上班,不是去公檢法,就是去當律師。 唯獨我,選擇了去正準備上市的清華紫光。

很多人都知道,上市過程中,財務和法律是很核心的部分。但是在98年的中國,懂資本上市的人,幾乎沒有。學法律的懂,卻又基本不願意去企業,我成了稀有物種。

所以很幸運的,在1998年,我25歲工作畢業第一年的時候,我成為了紫光上市五人小組中的一員,全程參與清華紫光的上市過程。

我不要公司送的房子
換來了27歲就操作5億資金的資格

花了一年時間,我們完成上市的一切準備,終於在1999年,紫光上市成功。我們整個團隊被董事長邀請,然後問想要什麼獎勵。很多人都說,希望要一套房子。我的回答是: “我想要一個事業的舞臺機會。”

在當時國企的環境裡,分套房子是最實在的獎勵。但我的回答,讓我在那麼年輕的情況下,得到了直接負責一個業務板塊的機會,IT分銷業務。分銷業務我很擅長,所以很快壯大起來,財務流水變得很大。一年後,我經手所管理的資金規模超過五個億。2年後,我被任命為清華紫光副總裁,當時我29歲。

3000萬風光的開始
到50萬潦倒的困難

我在紫光因為經常要去矽谷考察,觀察到了一件事:美國的創業者只要拿著創業計劃書去跟VC談好,很容易就變成完善的商業計劃:風投、職業經理人、會計師、律師等都會隨之到位。但在中國,這種創業服務幾乎看不到。在指導過幾次中小企業後,我更認定中國沒有中小企業創業服務。

07年,我出來創辦了盛景網聯,做企業家培訓。紫光的經歷讓我得到很大支持:我創業第一天,公司人數就超過100人,光工程師就50個。就這樣投資人依然嫌我花錢太慢,鼓勵我們去納斯達克上市。所以很快,盛景在全國鋪了15個分公司。

但就在盛景成立剛剛一年,自1929年後最嚴重的一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了。整個中國中小企業受到巨大影響,我的主業務企業家培訓也受到了衝擊。15個分公司,調整到只剩下3個。這其實是特別打臉的,剛開完會要豪情萬丈沖出去,結果就來大轉彎。

但不這樣,說不定所有資金就拖沒了。我處理的算很堅決,裝修好的辦公室,一天都沒住,我直接退掉。然而就算如此, 我的資金也從3000萬變成了賬上只剩50萬。

沉浸在產品研發的幾年
是我未來十年的底氣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虧的慘淡,我反而有耐心做原創課程的研發了。早年盛景的培訓課,是市面上什麼熱,趕緊拼出來。現在生意慘淡,就只能悶著做產品,進行產品打磨。

我去研究最熱的商學院,結果發現了一個特點:商學院本質脫胎于大學,核心是一種素質教育,講究百花齊放,觀點爭鳴。很容易出現一個情況——第一天的老師講,“戰略決定一切”,企業家覺得很有道理;

第二天老師說,“執行力才能決定一切”,企業家開始有點蒙;第三天老師又說,“營銷才是王牌”,企業家徹底混亂…結果就是很多企業家學到最後發現根本沒辦法運用到企業,商學院最後只能變成混圈子。

所以事實上,企業培訓歸根到底是需要傳授的是一種可實踐、可複製的方法論和工具。所以課程必須高度集成、協同系統化,否則觀點就會互相衝突,學員就學不到東西。

前後用了七八年的時間,我們把每一個觀點,每一個案例都是聯動起來,做原創案例,成為一個體系,我們將其稱為“知識ERP”。這慢慢成了我們的核心能力跟口碑,營收開始到達到幾億級。

這是盛景商業模式的第一個階段:

完全打磨好產品,以培訓諮詢業務為主,搭建了深厚的企業積累。

億級到雙百億的秘密
是成為平臺放大價值

產品打磨好了,營業到億級,我想讓盛景成為百億級公司。要做到百億級,就不能只做產品,你要成為一個平臺。

我分析了當時情況,認為培訓其實已經成為盛景的流量入口:

1、諮詢和培訓業務為我們積累了大量企業家資源,而且我們對他們瞭解很深。

2、企業家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人脈及其他資源,我們需要維繫和管理老客戶關係。

在入口之後搭建服務,我認為最適合是一起做基金投資。

首先,培訓業務現金流好,我有資金要進行資產配置,很多企業家客戶同樣如此。而且我們彼此瞭解,大家願意把錢給我們管理。而且企業家各自的錢都沒到可以自己獨立投資的地步,大家有一起集合資金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基金投資(十年)很適合長時間的維繫和管理客戶關係。

那怎麼才能好好投資?光自己做肯定不行,我或者出資的中小企業主,都有自己的主營業務,我們不可能花太多精力去投資,我決定做母基金。由盛景成立一個母基金,把大家(中小客戶的企業主)的錢集合在一起,一起去投世界上最頂尖的1%投資公司。

找像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順為資本、華興資本,甚至海外的KPCB、Accel之類的頂級投資公司…我們給錢,變成投資機構的LP,讓他們幫我們掙錢。

結果14年第一期本來想做5億規模,實際完成了20億。2015年,累計超過了50億元。16年,累計已經近100億了。現在盛景嘉成母基金共投了超過50家全球頂尖GP,潛在淨利潤規模驚人。而盛景網聯作為創新服務板塊的代表,也成功在新三板上市,市值上百億。

這是盛景商業模式的第二個階段:我們從一個培訓機構,成為市值百億、管理基金百億的雙百億集團。

如果目標是雙千億
就要努力去建立生態圈

盛景目前是雙百億公司,我的目標是雙千億公司。 雙千億,你必須是生態圈,能帶著生態圈裡的所有物種,一起成長,融入生態。對我來說,就是中小企業。

我接觸了那麼多中小企業,認為中小企業現在已經越來越難做了。C端流量紅利已經結束,而且BAT等平臺壟斷太嚴重了。中小企業要發展,可能不得不投向B端。而2B行業,找到決策者是最重要的,沒有一把手的推動,企業級的應用往往都很難在企業裡面推行下去。

然而最常見的情況反而是U型結構。賣家需要招募和培養業務人員,業務人員尋找買家的採購部,但採購人員沒有決策權,最終只有通過層層上報給買方公司的最終決策人做決定。

在此思考上,我希望打造企業服務領域的“雙11”,在滿足需求與客戶維護基礎上,通過“交易節”來實現商人間去中間化的商機交易平臺,在節日裡大家參與的熱情明顯更高漲,人人都是賣家、人人都是買家的類淘寶天貓模式在B2B領域裡大有可為。

給創業人的三個建議:
一定要守住現金流

對於現金流,永遠要留有餘地,不能把現金流繃的太緊,不能太過樂觀的預計自己的融資能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同時越是資本寒冬,我越鼓勵大家加速資本運作的動作。 因為在寒冬下能夠融資,它是更加彌足珍貴的。

不要太在意估值,不要太在意融資額,不要太在意交易條款,能拿錢是第一位的。

因為在寒冬裡面,大多數人拿不到錢,拿到錢的人,差距就拉開了。寒冬中活下來的多數會成為英雄,現在取得巨大成功企業,基本都是在08、09年那個寒冬裡完成融資,活下來的。

創業者不創新,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大家都在做同質化的事情。所以就存在萬團大戰、O2O、互聯網金融。這最終極大的消耗了社會資源,在客觀上也極大的抬高了經營成本,招個工程師還要搶,成本太高了。

雖然確實是大陸貨好賣,但是賣完沒利潤、收不回款。真正創新的品類和創新的產品,在早期會很難賣,因為大家不接受你,沒信心、沒把握。而一旦度過了那個轉折點的時候,你就會很高的利潤。所以創新的產品、品類對於市場傳播和營銷,是至關重要的。這裡面有很多誤區。

沒有BOSS直銷
就沒有所謂的效率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這種寒冬之下,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概念,叫boss直銷。稻盛和夫曾經提過跨越蕭條中的智慧,裡面第一條,叫做全員營銷。我認為第一步應該就是boss直銷。

你作為boss,你必須知道你公司的核心產品是什麼,賣點是什麼。因為銷售團隊的效率,只有你的五分之一,你如果不能趟出一條路,那其實公司就沒戲了。此外,公司要發展加盟商、城市合夥人,推銷公司股票股權(融資),那更得老闆直接上了。

真正的企業家,都是擼胳膊直接上去賣東西的。 像馬雲雙十一都在電視上天天喊買買買。分眾傳媒江南春,現在都是企業最大的銷售員。

反而我認識很多不大不小的創業者,還端著,裝著。如果在光景好的時候,也就算了,現在的環境,你作為boss,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面,讓自己成為表率作用,調動整個組織的氛圍和環境,才能發動全員營銷。

創業很苦
尤其是現在

北上廣深創業的,這麼嚴重的霧霾,這麼擁堵的交通,還有很多甚至住著也很寒酸。 如果沒有一個改變世界的理想或者夢想的話,真的很難堅持。

二三線的中小企業主呢,比所謂的北漂狗還慘,因為畢竟還有人同情北漂狗,而小企業主根本沒人同情。但他們承擔著這個壓力是最大的,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是最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