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鈺風波新聞,反映出我們的人性,你察覺了嗎?

2443

冷漠,難道是人的天性?「只顧拍片袖手旁觀」、「冷漠途人只顧影相」,類似的新聞標題時常出現。證實「旁觀者效應」及「責任分散」的存在。多數人在場,內心會產生我不去幫忙也會有人去的心態,反而引發許多悲劇。

 

行為脫序?心理問題?

最近台北市議員李婉鈺又鬧事了,晚上跑到雲林老鄉、親民黨主任張碩文家猛按門鈴,張碩文不在家,他的妻女不應門,吵得鄰居出面阻止,一言不合之下,李婉鈺撕門聯,與鄰居口角,還打了警察。這條新聞,上遍各家媒體,電視不斷重播。

這不是李婉鈺第一次鬧事,這麼嚴重脫序的行為,已經不只是酒後鬧事而已,我個人判斷,這可能是心理上或精神上生病了。而我要說的重點有兩個:

1.難道媒體看不出來她生病了嗎?

2.如果我們不會對一個身體上生病的人圍觀,加以指指點點,甚至嘲笑譏諷,那麼對於心理生病的人,也不應該這麼做。

心理異常判定三原則

在心理諮商上,判定一個人正常或異常,有一個「是病/非病三原則」,就是—

1.這個人的主觀與客觀世界是否統一?也就是說,同樣一件事情,他的認知(主觀世界)和其他多數人的認知(客觀世界)是否相同,還是差很遠?如果差很遠就是異常。

2.這個人的內在精神世界是否協調一致?也就是說,在理解一件事情上,所產生的認知或情感,是不是前後一致?如果經常不一致,則是異常。

3.這個人的個性是否相對穩定?也就是說,他的個性以前對人有包容力、對事有耐挫力,現在容易暴躁不安,或動手打人,就是不穩定,則是異常。

從這三點來看李婉鈺,你們說呢?當然我們不是心理師,也不是精神科醫師,不可以率爾判定,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們都覺得她不對勁,卻還用正常人的標準審度她,那是我們昧於事實;而且圍觀並嘲笑,那是我們缺少悲天憫人之心。

看新聞時,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無感冷漠?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平常日子我們都是很有同情心,遇到別人有困難時一定會關心並伸出援手,為什麼到了看新聞時,會變成另一個無感冷漠的人呢?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責任分散效應」,以下摘自MBA智庫百科:

1964年某一天凌晨三點,美國紐約效外某公寓前,一名女子遇刺大喊救命,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凶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凶手又返回作案,女子再度大叫,凶手逃跑了。當女子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凶手又一次出現,將她殺死在樓梯上。

整個過程,至少有38名鄰居到窗前觀看,卻無一人來救她,也無一人打電話報警,引起紐約社會爭議,也引起社會心理學家的重視和思考,做了大量的實驗與研究,後來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一般人或許會解釋這是道德淪喪,但是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並不是,因為當有人遇到困難時,假使只有一個人在現場能夠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是自己的責任,一定要想辦法幫忙,否則會感到內疚;相反地,假使有許多人在場的話,責任就會分散,還會想說:「我不去救,別人會去救。」

責任分散了,我們變成社會的旁觀者

結果,就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也就是事不關己,人人都成為旁觀者,所以「責任分散效應」也稱為「旁觀者效應」。當媒體在追新聞時,對於當事人進行「圍捕」或「追殺」,而我們透過電視或網路觀看,像在看真人實境秀一樣,其實和紐約命案是一樣的情境,而我們都不覺得自己有責任阻止這一場追殺,這就是「責任分散效應」。

在新聞娛樂化的今天,也許你會覺得不過是在看一則新聞,有那麼嚴重嗎?是的,它就是很嚴重,反映的是我們人性墮落的一面;當我們不再持著這樣的心態看新聞時,台灣的媒體才有得救,而下一代就少受不當的傳播污染!

結語:

研究發現,當有別人在場時,採取行動的責任分散到所有人身上,每個人都期望或認為旁人會去處理,或者先觀察其他人的反應才決定是否要有所行動,造就了「集體冷漠」的現象。往後如果目擊緊急事情發生,別人需要幫忙,不要怕尷尬或被人批評為大驚小怪,在安全情况下主動提供協助,可能救人一命。

※本文由洪雪珍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