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唯有創意思考人類才能彰顯自身價值

2387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自然而然」就能出現源源不絕靈感的人,包括小說家、音樂家或畫家等從事藝術領域的人,或是廚師或工藝家等匠師。常常可以聽到他們說:「因為從天而降的靈感源源不絕,才有這件作品」、「這個想法忽然憑空出現」、「有一天,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點子就浮現在腦海裡」等話。

 

凡事都掌握在無意識之中

活用「無意識」,你也能擁有了不起的想法。腦海裡不斷迴盪這個旋律、整個故事情節完整地浮現在腦海裡、新的料理食譜靈光乍現等,這些作品、想法或願景,就像一個連他們本人都意想不到的訪客,突如其來地敲起腦中之門。這種過程完全省略掉一般的思考前提,新想法就直接「從天而降」。

在很久之前,有一次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出席了松任谷由實的新專輯發售慶功宴。那時候主持人剛好問到專輯內容,她說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意想不到的歌詞突然就「從天而降」。對音樂家來說,他們似乎和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有難以切割的關係。古今中外,我們從許多音樂家身上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故事。

另外,小說家淺田次郎某次住在法國飯店時,突發奇想創作了一本小說--《王妃的宅邸》(Château de la Reine),後來還被拍成電影。他如此形容當初靈感「從天而降」的過程:住在這間飯店時本應執筆《壬生義士傳》這本書,卻突然毫無預警地感覺到天使降臨般不可思議的撼動;繪有濕壁畫的天花板突然龜裂,水晶燈也搖搖欲墜,故事情節就那麼一塊一塊掉下來了。

小說的靈感都是源自這種無法言喻的奇妙感覺,絕對不是絞盡腦汁仔細思考才歸納或整理出的頭緒,而是像發生什麼會天搖地動般的怪事般突然迸入腦海。更有趣的是,那瞬間故事結構大概就已經出現了八成左右,也就是連小說長度都一清二楚。就好比短篇故事像是黑暗中閃過一把快刀,長篇小說就如前所述,伴隨著驚天動地、具毀滅性的衝擊而來。

──《SKYWARD》二○一五年五月號這就像終極幸福「從天而降」的體驗。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令人震撼的創造性思考,就如淺田的體驗一樣,連靈感的細節都清楚地呈現到某種程度。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而在無意識作為主角的思考中,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進入想法從天而降的狀態呢?首先,讓我們從現在的科學中已經被證實的跡象,來探索和思考這些令人無法置信的作工吧!

無意識能理解語言、計算,並發現錯誤及解決問題

直到現在,大部分人對無意識的認知都還停留在:「無數記憶或印象片段會被隨意歸類與排列到這個不受管控的巨大倉庫中。」所以他們壓根沒想過「無意識思考」這種事。對他們來說,意識的存在就像「機場內部聚集著菁英團隊的巨大操控中心」。

其實,我以前也是這麼看待無意識和意識。但是,最新的腦科學告訴我們:真相恐怕跟我們想的完全相反。由加州大學班哲明.利貝特(Benjamin Libet)教授領軍的研究,發現無意識其實擁有非常驚人的功能。根據他們的腦科學實驗,可得知人類意識在下指令要動手前的零點三五到零點四秒前,腦(無意識)已經對手部肌肉下達開始動作的指令了。

然而更令人震驚的實驗結論,是在我們意識到那種衝動的約一秒前,大腦──也就是我們的無意識,早已經決定要那麼做了。最近幾年還有其他的實驗,也都先後證明了大腦竟然在動作前的平均七到十秒前,早就已經開始運作了。這個轟動世界的實驗,主要是要告訴我們:人的思考或行動其實都由無意識所主導。

認知行動學的科學家大衛.伊葛門(David Eagleman)說:「我們的一舉一動、思考行為、甚至連感覺,大部分都不在意識之中」。除此之外,舉世聞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Stanislas Dehaene)認為「無意識的外觀隱藏在一連串的隨機事件之中;然而,它其實是一台極精密的統計機器,能檢索出事件深處具有意義的規則」。有個科學實驗可以證明這個理論。

這個實驗內容,就是先請受試者注意某些以特定規則排列的七位數數字,然後說出最後一位數。然而,這七位數的數字列中,其實還隱藏著另一個沒告知受試者的規則;就是像「七二三六六三二」、「一○九七七九○」這種數列一樣,每個數列的後三位數「六三二」、「七九○」,都會和它的前面三位數「二三六」、「○九七」從後面數過來一模一樣。也就是說,最後一位數和第二位數的數字「二」、「○」是一樣的。

剛開始測試時,幾乎所有受試者都沒發現到隱藏版規則;但是請他們睡一晚之後,大部分受試者竟然都發現了這項規則。這也就是說,無意識會將清醒時未發現的數字規則,在熟睡時以最具成效的解題方式傳達到意識中。不只如此,在最近腦科學的實驗中,也有很多足以證明無意識在語言理解、計算、發現錯誤、甚至是解決問題上,都具有高度的效能。

作者簡介

江上隆夫

創意總監、品牌顧問、BRAND COMPANY LAB董事長、KOKOKARA有限公司董事長。出生於日本長崎縣五島列島。曾於日本著名廣告經銷商旭通-DK(ASATSU-DK)中擔任廣告企畫,為許多企業製作廣告及建構品牌形象。二○○五年離職後,成立了KOKOKARA公司,同時為營業額數億到數百億日圓的客戶管理品牌形象,也擔任DEKIRU股份公司董事及財團法人品牌經理人認定協會顧問。

※本文由寶鼎出版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