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庭安:中國的「Ubike」是怎樣變成估值 10 億美金的獨角獸的?

2713

上篇文章刊出後,很意外地獲得網友們的熱議,有好幾位網友吐槽說我的文章跟中國沒啥關係,叫《30 歲的眼睛看中國》實在是掛羊頭賣狗肉。我也自我批判了一番,實在是對不起觀眾。那我們接下來這幾篇就來認真聊聊中國,和改變中國的「現象級」產品和公司。這週先來說說摩拜單車。

 

中國的 Ubike,「搶錢」無敵

農曆春節後,一則新聞爆炸了中國互聯網圈子。提供共享單車服務的新創公司「摩拜單車」完成了 D 輪 2.15 億美金融資,摩拜單車的估值達到了 100 億人民幣等級。隨後不到一個月,富士康(鴻海)跟投了億元美金的戰略投資,而淡馬錫和高瓴資本又再加碼投了 E 輪。

摩拜單車很類似台灣的 Ubike,用共享的方式解決市民出行的最後一哩路問題。然而,最大的差別在於,摩拜單車是「無樁」的:用戶在安裝「摩拜 APP」後,用 APP 搜尋附近的共享單車(每輛單車上都裝有 GPS 定位),用戶透過 APP 掃車上的二微碼解鎖,在行程結束後上鎖,並透過手機內建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充值付費。

用戶隨用隨停,摩拜單車不需要負擔停車樁成本,用戶也省去尋找停車樁和辦理會員的痛苦。摩拜單車可能是最後一波趁著移動設備的流量紅利,趁風而起的現象級產品:中國智慧型手機(智能手機)保有量已經達到 10.6 億台,快要達到人手一機的地步。便宜的 GPS 晶片、智能手機、移動支付普及、大規模的數據網路覆蓋,各種支持它出現的科技都已成熟了。

摩拜一出現後,也因此變成了中國移動互聯網投資下半場,「好摘的果子」都摘完後,投資機構們難得的投資標的。在極短的時間內,摩拜完成了數輪融資,造出了一個獨角獸。直至今天,摩拜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皆投入了六位數的單車供消費者使用。截至最新的資料,2017 年 2 月摩拜單車的每週活躍用戶人數,更已經達到了 769 萬人。

當然,這樣爆炸性的市場不可能沒有競爭者。「ofo 單車」、「小鸣單車」、「小蓝单车」等漆得五顏六色的新創公司,也正在瘋狂的燒錢搶市佔。讓人不禁回想起當初「優步」(Uber)和「滴滴出行」的一場世紀大戰。但無論這些新創公司,最後是否能夠成功存活下來,他們如今都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使用者的出行習慣和城市風貌。

為什麼這樣的產品沒有出現在台灣呢?

在解決市民出行問題的最後一哩路上,台灣和中國大陸走上了不同的技術道路。早在 2009 年,台北市和捷安特就合作推出了 Ubike,到現在 Ubike 已經成為城市風景中很自然的一部分。然而 2009 年出現的 Ubike,用的是「互聯網時代」的產品,而不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

早在當時,雖然數據傳輸技術已經成熟了,然而智慧型手機還沒有全面普及,使用者最習慣的非現金小額支付工具,也還是悠遊卡。於是 Ubike 之所以會做成這樣的產品,有它時代性的必然。此外,由於 Ubike 最大的成本其實是建樁和維護,這需要密切和政府合作拿地,也削弱了企業的利潤。

問題來了:那為什麼到了今天,仍然沒有企業想要發展無樁的共享單車呢?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時候一個新科技應用沒有發展起來,不是因為使用者沒有痛點,而是痛點不夠大到讓用戶採用新的解決方案。譬如說,美國到今天還是很習慣用信用卡付賬,Paypal 的使用僅限於 PC 端的場景,這不是因為移動支付沒有好處,只是好處沒有大到讓用戶改用而已。

近幾年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因為科技斷層所帶來的突破式創新。譬如說,中國幾乎直接跳過了有線電話和功能性手機,直接進入了智能手機時代;由於實體零售通道缺乏,所以線上電商和物流公司填補了這個空缺;由於大多數的人都沒有信用卡,而且 ATM 非常難找,所以當手機支付出現時就立刻普及;由於便利商店和熟食店的密度不夠高,所以當用手機叫外賣的 APP 出現時,立刻火紅了起來。

反觀台灣多數的建設,無論是零售通路、支付系統、公共運輸,都是建立在 PC 互聯網時代,甚至再更之前的。這些年來,人們也習慣於使用現有的系統。在沒有巨大的痛點之下,新科技也就沒有巨大的商機可以進入市場。台灣幾乎錯過了一整代的移動互聯網的創新紅利,說來遺憾,但也是必然的事情。

NEXT BIG THING

2007 年蘋果發佈了智慧型手機後,移動互聯網市場醞釀了幾年在 2010 年開始噴發,中間經過了幾波社交、支付、電商、共享經濟的創業熱潮。直到最近,互聯網行業突然冷了下來,其癥結是移動設備帶來的創新紅利當中,容易摘的果子越來越少。很多創業者以為自己找到了用戶需求,但這個需求並沒有大到足夠去支撐起一個可以營利的商業模式。

純粹在商業模式創新上找套利方式,現在已經越來越難。現在資本市場和創業家們,已經在等待下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科技是什麼,下一個可以引領商業機會噴發的關鍵是什麼?目前各大創投壓寶的技術,還是有長長一列:人工智能\虛擬實境\自動駕駛車\機器人\基因科技\無人飛機\3D 列印

老實說,我層次太低,真的看不出來 NEXT BIG THING 是什麼。想當年智能穿戴系統跟 O2O 都火紅過了一陣,連 Apple、Google、百度都誤判過。什麼是需求什麼是偽需求,真的要到市場實驗過才知道。我們只能祈禱在下一波浪潮來襲的時候,台灣因為科技斷層所蘊積的能量,能夠讓我們抓到這個痛點和機會。

 

※本文由作者劉庭安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