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里奧 Coolio Y.:年輕人的年輕氣盛,總是容易對事情做錯誤的判斷和總結

    2576

    剛開始在國內做廣告的幾年,在一間創業公司,每天都要身兼數職,拳打腳踢,連續有那麼一兩年都沒有休息,連正常的周末也沒享受過,經常是周五飛出去外地,周六見客戶開會,周日再回來準備周一要用的東西。

     

    那時候雖然體力消耗大,但有種抑制不住的興奮勁。總在期待項目上線,總在期待新的客戶需求,那時候做的事大多之前沒接觸過,也完全沒做過,被新鮮感催著總不會倦怠。這種狀態持續久了,人慢慢浮了起來,漸漸的覺得自己能力非凡,對很多事情都運籌帷幄盡在掌握之中。

    記得有一次開會提案,我信心滿滿的講完了自己寫的方案。一位第一次見面的客戶在對面沈默著,過了半響才悠悠的開口說:“不好意思,可能是我不太懂你說的東西。但感覺這裏下了很多的結論,都非常的極端,請問這些想法有支持或數據嗎?”

    我的臉一下子紅了,我知道他在說什麼,為了支撐後面要講的創意想法,在前面的鋪陳中,我用了大量的主觀觀點。具體的內容現在想不起來了,大約就是“年輕人再也不會出去買東西了”之類愚蠢的市場觀察。

    以前每次這樣去鋪陳,為後面的互聯網營銷想法做準備的時候,客戶大多沈默不語。我也習慣了他們在桌子對面看電腦敲鍵盤忙自己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這些大鋪墊意義不大,值得關心的只有後面具體的執行方案。這次碰上認真聽的觀眾,就漏了餡,自己實在下不來臺。

    那是一種很奇特的感受,羞愧中參雜著不屑,一方面覺得對方一針見血說的不錯,另一方面覺得對方太矯情,甚至不給面子。那之後的好幾年,每每審視自己團隊的方案,我也總會特別小心裏面過度主觀的狂妄結論,生怕觀點過於犀利,會讓聽眾產生不安的情緒。

    有意思的是,隨著一代代的新生力量進入社會,我總在試圖避免的這些事不但沒減少,卻越來越經常發生。不只是年輕人對自己的觀點執拗的堅持,甚至是職業和人生規劃也變得異常自我。這可能是件好事吧,我有時這麼想。

    年輕畢竟自信自主,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人就活一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說話做事多幸福。但更多的時候,我碰到這些情況會苦笑著搖頭。有些對方的說話做事真讓人哭笑不得,不知從何說起。社交網絡上類似這樣的事特別多,但現實中也不少。年輕人用自己的視角去判斷一件事的背景以及對方的企圖,對事情做錯誤的判斷和總結,進而產生了誤會、摩擦、甚至不可調節的矛盾。

    究其原因,是對了解一件事情沒有耐心,不踏實。不願意仔細逐字理解一篇文章、不多問其他人的看法,不願意傾聽別人的說法。而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當作中心,總覺得事情跟自己有關,進而產生了關於別人怎麼看自己的誤解。

    這不僅僅發生在生活中,工作也一樣。“好了,好了,我懂了,我做的東西不好,我去改吧。”“等一下,你知道哪裏出問題了嗎?”“我肯定這次改好給你,上次是時間不足,所以沒認真做好。”好好的一次培訓教學的機會,就這樣被對方生生的當作了對對方不滿意的橫加批判。

    我經常碰到這樣的困擾。有時出於對年輕員工的尊重,花時間跟對方交流了半天,對方或者沒聽懂或者不接受,溝通的結果反而使事情更復雜,情況更惡劣。時間久了,我都開始懷疑是否自己的溝通能力出了問題,為什麼挺簡單直接的事,都被曲解和蓋棺定論了呢?

    有的人想出國讀書,有的人想跳槽換崗,有的人想創業做老板,年輕人的機會之多,已經讓我羨慕。有一次我問一位朋友:“你的職業規劃有嗎?”對方堅定的說:“嗯,我要創業。”“創業做什麼呢?”“還沒想好,先做了老板再說吧。”

    我驚恐得很,馬上接問到:“為什麼這麼著急做老板?有特殊原因嗎?”“因為不想聽別人的,就是要自己說了算。”我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只能就此打住。怕再說下去,對方會鄙視我這種長期給人打工的軟骨頭,最終把天兒都聊死了。

    但這件事過後沒多久,我認識了一位創業的年輕人,他是來做自己的業務介紹,想尋求合作可能的。閑聊之中我好奇的問到:“你怎麼剛畢業沒兩年就自己創業了呢?”“因為我想做老板,不想給別人打工。”這話是曾相識,但不同的是,說話的本人已經行動了。

    “那感覺怎麼樣?跟自己想的一樣嗎?”對方竟然沒有回答,只是笑了笑,端起桌上的飲料認真的喝了幾口。我不太明白他這個反應確切是什麼意思,但可以確定的是,對他來說,做自己的老板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是非題,這背後的事情太復雜,能感受的也不只是“要不要低聲下氣為別人打工”這樣的心情。

    類似的,不顧一切出國留學,跳槽換崗,分手離婚的事也總是發生。我總在想“做就做了”這麼灑脫的方式,到底能帶給人更多的體驗,還是彎路?又或者說,這些對我來說明明就是彎路的體驗,到底應不應該去避免?出於最大的善意,我是覺得人生太短,沒必要去涉不該涉的水。

    我大概已經變成了他們眼中畏首畏尾的中年人。連發朋友圈都要謹慎小心,生怕講錯了什麼叫人誤會。這確實讓人有些看不起,但有意思的是那些誤會我朋友圈內容的人,卻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

    在他們還看不懂一些事情的年紀,卻總急著做一些判斷,甚至因此采取一些大膽的行動。要麼說一些不得體的話,要麼大言不慚的歸納總結一些世界,要麼跑去做了並沒有太想清楚的事。太著急的行動就容易出錯。

    有些話一旦說了,事情做了,就無可避免的影響了自己的軌跡,可能明明看好你的人也因此不再願意繼續幫助。但這可能本身就是年輕的意義吧?然而如果能再想想,再謹慎些,再心懷敬畏一點,可能對自己會有更多的好處。說到底,這也只是已經收回自我的中年觀點。

     

    ※本文由古里奧 Coolio Y.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