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美珍:當你不以_____為恥,改變從此發生

3075

我們曾經引以為恥的一切,意味你曾經用這世界的標準來評斷自己、審判別人。如果,凝視你所引以為恥的一切,好好地找到與它們和平相處的智慧──也許,最終,我們可以尋回一個心平氣和、處處驚喜的人生。國中畢業後,已經多年不見的同學何美慧,在上個月的同學會現身。

我記起我們國三時曾經的夜讀,以及晚上9點放學後邊說邊笑,一起走路回家的日子;也記起她因為大考失常,去讀了一個離家不遠的公立高中。從那之後,我們的人生是兩條南轅北轍的軌道,各自忙著自己的事,再也沒有好好談過彼此的工作和生活。

之前就聽說她的工作,是守護非行少年(12歲以上未滿18歲的少年,有犯罪行為或犯罪風險,成為法律觀護處分對象)的社工老師。第一次聽到時,知道這是一份令人敬畏的工作,但是,個子嬌小、長相秀氣的美慧,如何長年跟這些「小大哥」相處,也實在令我心裡戰兢。

我問她,每天跟她相處的那些青少年,是甚麼樣子的人?她想了想說:「紋身的、打架的、偷竊的、吸毒的、殺人的……」我問她,跟他們說話時,感覺如何?她聞言燦笑,「我跟他們說話時,感覺像在天堂!」不可思議。終於,我找了一個下午去拜訪她,聽她說這些年的故事。

走上人生的意外之路

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守護少年的社工。大學剛畢業的那個暑假,她原來是想應徵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沒想到在校成績優異的她,履歷表寄過去竟然毫無音訊。後來,她轉念想去應徵學校裡的輔導中心,一樣沒有下文。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在勵友中心(輔導非行少年的機構)的學長問她,要不要先去勵友做做看?她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踏入勵友的大門。沒想到此後一做就是23年。

後來她才知道,她先前寄給企業和學校的兩份履歷表,竟然因為不同的原因被人弄丟了,所以始終沒有送到應徵的窗口那裏。「如果當初任何一家看到我的履歷表,說不定我就不會到勵友中心來,也就不會碰到這些孩子了。」美慧回憶這段不可思議的過往,有感而發。

美慧說,這些年,她遇到的幾個孩子,帶著她一步一步走向一個全然意外的人生。這不是她最初的生涯規劃,但如今回首,卻覺得一切都有天賜的美意。我好奇她如何一步一步開啟那些少年的心門,她說了第一個故事。

那個不肯出門的少年

有一年夏天,她接到一個任務,要把一個不肯出門的孩子,帶到安置機構。這個孩子的父親去世,母親遺棄他,他跟阿公同住。但阿公因為生病,必須住到療養院,他也因此必須到少年安置機構。這個等待法拍的家已經變成一個空殼,再也無法照顧任何家人。

也許是意識到,只要他一離開這個家,就再也回不去了,這孩子抵死不肯踏出家門,成了一個少年繭居族。所有的日常用品和食物,他都用網購解決。他龜居在自己的世界裡,拒絕外界的一切「善意」安排,所有的社工束手無策,最後,這個案送到美慧這裡。

美慧記得她去拜訪少年那個艷夏午後。那天剛好阿公在家,幫她開了門。門一打開,一屋子的奇特異味,混和了久未洗澡的體味、汗味、腐臭的食物、未洗髒衣物的味道,這些曾一起緊鎖在夏日密閉的冷氣房中的氣味,如今向她猛烈襲來,令她作嘔。「我用意志力克制自己,告訴自己,絕對絕對不可以當著他們的面,嘔吐。」

見到那個少年時,那孩子半躺在床上,眼睛盯著電腦螢幕。他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洗澡,油膩的頭髮沾黏在頭上,身體散發出怪味。美慧問他話,他既不看她也不回答,自顧自盯著電腦螢幕,進行自己的遊戲。就這樣,美慧一人自言自語說了5分鐘的話。然後,她說:「好了,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明天這個時候,我會再過來看你,跟你聊5分鐘喔。」

隔天,一樣是夏日溽暑的午後,她依約前往少年的家,坐在少年房間裡,少年依舊不理會也不看她,她就跟他說說自己沿路看到的風景,自言自語5分鐘之後,她告辭,並約定隔天同一時間,再來看他5分鐘。如此的「5分鐘探訪」持續了2 個禮拜,少年終於願意偶爾抬起頭來看她一眼。

再持續了2個禮拜,少年會回話說「是」或「不是」。「5分鐘拜訪」持續一個多月以後,有一天美慧提議:「你好久沒有出門了吧?我們一起出去麥當勞吃東西吧!」少年終於被他說動,願意離家出門。美慧記得,孩子久未行走,下樓梯時雙腿竟因無力而顫抖,需要她在一旁攙扶才能行動。

在麥當勞時,少年迷茫地看著她,問道:「妳為什麼要對我這麼好?」美慧當下心裡一震,心想,在你的生命中,本來就應該有人對你這麼好,不是嗎?吃完麥當勞,孩子顯得很滿足。就在這時,美慧抓緊時機問:「老師的辦公室就在附近,你要不要過去看一下?」孩子就這樣被步步引導,走向重生之路。

送一個烏拉圭少年到柬埔寨

這些年來,美慧在法院、觀護所為這些走上歧路的青少年奔走,深深感受到,人的心靈,真是最大的戰場。有一年,有一個她照顧的「小大哥」手下的小弟,是在台灣長大的烏拉圭孩子,意外地走進美慧的生命。這個孩子偷了摩托車,帶著他未成年的女友深夜遊蕩街頭,結果被警察逮到,送進法院地下室準備開臨時庭。

因為這個孩子前案累累,所以法官幾乎已經準備送他去坐牢。但美慧覺得,關他幾個月,並不會讓他有戲劇化的改變,她有別的計畫,「我們的目的,是要他的生命有改變,對不對?」美慧說服法官讓她送這孩子去「青年使命團」(YWAM),她為孩子籌措旅費,讓他跟著受訓,到柬埔寨去服務那些一無所有的孤兒。

短短幾周的異地見聞,當地的匱乏、貧苦,讓這孩子大為震驚,激盪起他內心巨大的憐憫,「我在少年觀護所的生活,竟然過得比當地孩子好!」回來台灣前,他把全身上下所有的東西都送給當地的孤兒,只留一套衣服回來。回到台灣後,只要一聊到柬埔寨,這個烏拉圭孩子就止不住眼淚。

他對美慧說:「老師,我終於知道,你過去為什麼會為我而哭,當我看到那些孩子……」那一刻,美慧知道這孩子止住了人生的崩跌,生命開始出現一點微光,有了轉機。這孩子有著中南美洲人的活潑個性,又有語言天分,本來就會西班牙文、中文,後來又很快學會了英文,只要一站上台就是明星。如果能夠持續向上,他的生命將不再成為別人的負擔,而是祝福。

帶10個大藥頭去日本災區

2012年的時候,美慧覺得自己的輔導工作碰到了瓶頸。她在勵友中心接的這些少年「個案」,每個案子都有開始、結束的日期,依照規定,只要輔導期滿,社工老師不能再跟個案聯絡。但是,孩子十分信賴這位美慧老師,不時就想打電話找她聊天,或是想來看望她。

美慧說:「我覺得我沒辦法跟他們說,你現在不是我的個案了,法律規定我們不可以再聯絡。」這一年,美慧決定離開機構(勵友中心),回到自己的教會,為這些非行少年建立新的生命基地。雖然離開原來的機構,但是美慧過去的工作深得法院信任。

所以,法官讓她持續參與開庭,也發函讓她可以通行監所,並且讓她運用法院的場地,帶領一個戒毒團體。過去幾次,她帶領孩子出國擔任教會海外志工,都有正面的經驗,這讓美慧深信,如此「高規格」的海外之行,對孩子的心靈具有神奇的療效。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因為在前一年經歷311大地震,災區重建迫切需要人力,美慧跟教會朋友想辦法募集了幾個孩子的旅費,想要帶他們出國去幫助災民。原來想要帶出國的,是10個孩子。這10個孩子年紀雖輕,但都是販毒的大藥頭,個性強悍。在出國之前,她安排6次在教會受訓的課程,規定孩子必須全程出席才能出國。

美慧當初覺得,以他們浮躁的個性、散漫的生活習慣,絕對無法全員到齊、全程參加,尤其這是週日下午的課,那個時間,怎麼可能會有人來上課?所以她最初只打算準備3個人的旅費。不料,後來,她發現情況跟她想的不一樣。

有的孩子前一天晚上去夜店玩得很晚,但為了要來上課,直接從夜店來教會睡覺,等著要出席下午的課。其實這些孩子彼此並不認識,但是,他們最後竟然莫名的全員零缺席。最終,美慧及教會朋友,想辦法募集了10個孩子超過100萬的旅費,帶著他們遠赴災區。

在日本災區那12天,這些原來桀驁不馴的孩子乖乖配合指令,拆東西、搬東西,修水電……災區的混亂荒蕪,正符合他們愛冒險的特質,一旦發現他們的努力可以真正幫助別人,他們各個幹勁十足,絕不偷懶休息。結果,工頭估計一天才能做完的工作,他們半天就做完了。

這些孩子本來就不是能坐在教室聽課的乖乖牌,但個個都是行動派。到了海外災區,他們基本的水電、木工技能發揮很大的幫助,而日本當地災民也不知道他們的學校、來歷,對他們沒有成見,見他們勤勞、肯做事,就一直誇讚他們是好孩子,這一切讓他們覺得,自己在那裏是一個有用的人。

離開台灣那幾天,他們暫時擺脫舊有社群、學校、家人、朋友為他們貼上的「壞孩子」標籤,以純潔之身在異地生活著,如此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或許有重生的機會。即使只是這樣一個微弱的念頭,都有可能讓他們做出改變。

改變來自全心接納

從日本回來之後,有的孩子換了手機號碼,與過去的朋友斷開聯繫;有的孩子退出幫派,重新回到學校。過去當藥頭賺的是違法的豐碩收入,如今有的孩子卻能甘於一份2萬多元的月薪,為的是想要過「正常人」的生活。想要改變的「念頭」也許有了,改變的「行動」卻不一定立即發生,而是慢慢地滲入日常生活中。

其中,在一個性格剛強的孩子身上,美慧看到神奇的改變。過去只要聽說有朋友被打,他立刻跳來起身掄起酒瓶「喀」地敲斷,準備衝出去幹架報復。但是,從日本回來之後,有一次,他手上拿著酒瓶武器要衝出門時,突然定格在原地。他想到法院,想到他去過的教會……然後,突然就不想去了。

又有一次,有朋友邀他去搖頭趴,他人已經坐進車裡,準備出發,上高速公路前,卻突然說:「我不要去了,我要回家。」最後,他連對吸毒都失去興致。有一次他買了5,000多塊的K他命回家抽,不料,一邊抽卻一邊流下止不住的眼淚,像水龍頭一樣停不了。

最後,他把這些毒品倒進馬桶沖掉了。這樣的改變如何發生?我看到一個關鍵,就是,美慧無條件接納了他們原來的樣子,不論這些孩子紋身、打架、偷竊、吸毒、殺人,美慧從來不以他們為恥,她把這些孩子看作生命中重要的人。

不論何時何時看到他們,她都樂意與孩子們聊天,進入他們的話題中,談談哪個女生看起來很正,談談他們用多少錢買的毒品,談談他們煩惱的大小事。如果孩子們被抓進觀護所,美慧一定會定期去探訪他們,從不失約。

日子久了,這些大男生把她當作家人,有時甚至會希望美慧陪他們一起去逛街買衣服,因為信任她的「審美眼光」。她為這群非行少年敞開自己的生命,全心接納,毫不閃避,彷彿用她的雙手輕輕托住一個個正在墜落的年輕生命,孩子從此和她的人生有了交集。除了改變孩子的人生,更進一步,美慧想要改變孩子背後的家庭。

一直以來,美慧覺得要幫助非行少年改變,一定要讓他們的家人參與其中。她仿效美國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 AA),在她的教會中成立家長團體。每周,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前來上課,大人小孩各有自己的課程,各有自己的支持團體。

在家長的團體中,大家分享彼此的心路,安慰彼此的眼淚,互相理解和支持。有媽媽過來跟美慧說:「美慧老師,謝謝你。我的孩子折磨了我10年,現在他終於變得不一樣了。」良性的互動持續下去,孩子的家人也一起走上改變之路。

我這個不一樣的同學,用將近30年的歲月,以她寬廣的愛心和專業,接納了這些曾經迷途的孩子們。在她的眼中,沒有無可救藥的孩子,孩子因此看到自己心中的良善。在她的心中,沒有「放棄」這個字,因著這樣的信心,孩子找到了逆轉生命的那一個支點。

不再以世界的標準 羞辱自己和別人

曾經被別人烙下劣印的孩子,美慧撕開這張標籤,因此看見了一個曾經受傷的、需要被愛的人。當她不以他們為恥,這就點燃了名為「改變」的那一個火苗,一個安靜的內在革命就從這一點發生。從美慧的故事中,我得到一個頓悟:當你不以____為恥,改變從此發生。這個空格展現了一種豁達的智慧:接納別人現在的樣子,你們的關係將會因此改變;接納自己所有的一切,你的人生將因此變得更富足。

我們曾經引以為恥的一切,意味你曾經用這世界的標準來評斷自己,審判別人。所以,有人想要更輕盈的身形,以「變胖」為恥;有人想要更炫的車子,以「平凡」為恥;有人想要嫁入豪門,以「寒門」為恥;有人想要名校學歷,以自己的「學力」為恥……

但是,那些我們全心追求的人事物,是否真的完美無瑕?而那些我們所鄙棄的一切,是否真的毫無意義?生命的動能也許來自追求完美,但生命的樂趣永遠來自享受當下。如果,凝視你所引以為恥的一切,好好地找到與它們和平相處的智慧-也許,最終,我們可以尋回一個心平氣和、處處驚喜的人生吧!

 

※本文由作者丘美珍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