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他人不代表冷漠,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不必討好」

9516

別人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最後會變成苦力。別人需要你時就出現,不需要你時就消失,會慢慢失去自我。有時候,別人要你幫忙做事,事情辦好了,累得自己夠嗆,最多也就得個好人卡。事情沒辦好,不僅費力不討好,還惹得一身麻煩。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學會拒絕。

學會智慧的拒絕,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總是不好意思,總是遷就別人,只會縱容別人得寸進尺。不好意思,只會縱容別人得寸進尺。你越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就越好意思用你。 不好意思拒絕,代表你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總怕失去一個朋友。殊不知,你越不好意思拒絕,越會讓人覺得習以為常,越會讓人覺得你軟弱。

拒絕他人不代表冷漠

清華才女蔣方舟在上節目《奇葩大會》的時候,也曾經自曝自己:「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活成了一個諂媚的人。」這讓她在前二十年的人生裡,遺憾地失去了與身邊人產生真實關係的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是什麼?是你可以和這個人去爭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實、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這個人,而不用苦心去扮演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不用時時擔心對方會不會產生不快或是反感。

可以自由的表達自我,而不必刻意的壓抑自己、迎合對方,這樣的關係才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因為所有靠討好吸引而來的人,很可能不是真正能欣賞你的人;那些摻雜著太多取悅的感情,也絕非健康的模式,只是人為創造了一個美好的幻影,但總有一天是要破滅的。

拒絕他人不代表冷漠

麥可傑克森曾說過:「當一個世界充滿了仇恨,我們必須依舊敢於希冀。當一個世界充滿了絕望,我們必須依舊敢於夢想。當一個世界充滿了猜忌,我們必須依舊敢於信任。」到了一定年紀你就會發現,越是需要費力維持的感情,越是脆弱。真正能和你長久相處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自由而獨立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討好的樣子。

散文家席慕蓉寫到: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對我滿意而已。為了要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我很喜歡一句話:「猜忌會讓所有的關心變成別有用心。」我認為最好的關係就是彼此之間不用猜。兩個人之間最累的事就是有話不直說,讓對方自己去體會,而感情好的人往往都是怎麼想就怎麼說,世人都崇尚兩小無猜的情懷,就是因為這份單純。

漸漸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卻也漸漸地掩蓋了真實的自己。看似人緣極好,看似關係穩定,背後的疲憊只有自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見什麼樣的人。三觀相同,是我們不必費力討好對方,不需事事解釋,不用故作你喜歡的模樣,只需做真正的自己,互相明了,彼此珍惜,懂得你好,我就會好。

你可以做一個善良的好人,但是你的好應該是有態度的,有原則的。不損人利己,但也無需損己來假裝利人的聖人。

拒絕他人不代表冷漠

畏畏縮縮做個老好人真的不值當,因為你辛苦討好別人,卻無形耗費著自己的人生。有時候拒絕他人,不是冷漠。真相是你擔不起過多別人的需求,努力照顧好自己的人生是被忽略的高尚。放下討好,從當下每個細節做起,每個行動請從真實的自我出發,而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背叛自己。亦舒說,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而不是討好別人。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不必討好。你做你自己,我做我自己,不需要誰刻意去迎合誰。待在一起,只是因為三觀相近,興趣相合,談得攏,聊得來,感覺舒服所以一切水到渠成,如是而已。

作家詹迪·尼爾森說過,最適合的伴侶,就好像走進一座你曾經住過的房子裡,你認識那些傢俱,認識牆上的畫,架上的書,抽屜裡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房子裡你陷入黑暗,你也仍然能夠自如地四處行走。

彼此坦誠,又彼此熟悉,沒有那麼壓抑和猜疑,疲累和偽裝。一段好的關係,一定是如此。友情裡也是如此,我不用擔心你說的哪句話是在針對我,不需要刻意解讀。我們相處起來舒服,一切的談話和笑點都是最自然的,無需迎合。所有需要用盡力氣維持的,都是不值得留戀的。

拒絕他人不代表冷漠

最好的關係就是我們站在彼此面前不用猜,你做你自己,我做我自己,我們是兩個獨立而完整的個體,恰好碰撞出了火花,非常合得來,不需要猜來猜去,不需要誰去迎合誰,只管把自己赤裸裸地放在那,吸引懂的人來。

也許因此會失去一些人、一些關係,但那些接納了真實的你,依然選擇留在你身邊的人,才是你生命中值得珍惜的存在。

最舒服的關係,是誰也不必討好誰,彼此都是獨立而自由的,若是合適就在一起,若是聊不來也沒關係。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至寶。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文字編輯:Sherry │ 核稿編輯:Luna
本文由董事長網搜整理製作,非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