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德問一位坐在第二排並且若有所思的男子,「朋友,你的工作是什麼?」
「我?」那人回答,「是負責在泥版上刻字的抄寫員。」
「過去我就是在從事這份工作時,賺到自己的第一筆錢,所以你也會有同樣的機會累積財富。」
他接著對後方一個臉色紅潤的男子說,「請你也說說你的工作好嗎?」
那人答道,「我是肉販,專門跟農夫買山羊來宰,把羊肉賣給主婦,再把羊皮賣給鞋匠。」
「你同樣也付出勞力來賺錢,所以也有和我一樣成功的條件。」
阿卡德藉由這番對話,瞭解每個人靠什麼工作維生。在問完所有的人後,他說:「我的學生們啊,你們現在已經知道,有很多人都靠貿易跟勞力來賺錢,而且每種方法都能賺到錢,對吧?付出勞力賺來的金錢其實就像是一條溪流,你們必須開出一條支流將部分金錢引入自己的錢包,而流入錢包金錢的多寡,則因每個人的能力高低而有所不同,沒錯吧?」
大家都同意這個說法沒錯,阿卡德繼續說,「你們都渴望建立屬於自己的財富,如果運用你們已經賺到的錢做為財富之源就可以成功,這樣是不是很聰明呢?」
大家也都認同了。
賺十塊花九塊

阿卡德接著轉向一位自稱是蛋商的謙虛男子,「如果你找個籃子,每天早晨放入十顆蛋,然後每天晚上拿出九顆蛋,那最後結果會怎麼樣?」
「籃子裡的蛋會漸漸多到滿出來。」
「怎麼說呢?」
「因為每天放進籃子的蛋都會比拿出來的多一顆。」
阿卡德面帶微笑轉向所有的人,「這裡有誰的錢包是乾巴巴的嗎?」
大夥兒開始覺得很逗趣,然後都忍不住笑了,最後還搞笑地拿出自己身上的錢包晃了晃。
「好了,」他繼續說,「現在我要告訴你們遠離貧窮的第一守則:那就是完全照我建議蛋商的作法去做──如果若你為自己錢包賺進了十個硬幣,請只拿九個出來用。如此一來,你們的錢包就會慢慢變得飽滿,變得愈來愈重,拿在手上會讓自己感到美好且滿足的。」
「千萬別因為這個方法簡單而覺得可笑,真理總是很簡單的。我說過要告訴大家自己是如何建立財富的,而我就是這樣開始的!剛開始,我也曾經詛咒過自己空空如也的荷包,因為它根本無法滿足我的慾望,但當我開始放入十枚硬幣,然後只取出九枚來用後,它就開始變得飽滿,你們也會一樣。
錢包飽滿,財富自然不會離你太遠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奇怪的事實,老實說我自己也不太明白為何會這樣:雖然我只有十分之九的錢可花,可是我一樣過得很好,也不會感覺到自己比之前更窮,而且很快地,存錢就變得愈來愈容易。這一定是眾神的法則,只要不把賺來的錢全部花光,錢就會自己送上門來;同樣地,假使錢包老是空空的,其他的錢也會自動離你遠遠的。
你們最渴望的是哪一種?是要滿足每天的慾望:像是買珠寶、精美衣裳、更多食物,然後很快地吃光用完後就忘了?還是要買些長久的財產:像是黃金、土地、牧群,甚至用來經商或者投資獲利?若把錢包裡的錢拿出來花掉,那換來的就是前者;反之,你如果把錢留在自己的錢包裡,那就有機會得到後者。我的學生啊!這就是我所發現的,遠離貧窮的第一守則:『賺十塊花九塊』,各位可以互相討論,如果有人覺得這方法有誤,請在明天我們見面時告訴我。」
本文節錄自:《只用10%的薪水,讓全世界的財富都聽你的》一書

作者簡介
喬治.山繆.克雷森(George Samuel Clason)
1874年11月7日出生於密蘇里州的路易斯安那地區,曾就讀內布拉斯加大學,並曾服役於美西戰爭,之後在科羅拉多州的丹佛成立了克雷森地圖公司,開始投入出版事業,並首度發行美國與加拿大的地圖集;1926年,出版了一系列以古代巴比倫為背景的寓言故事,來探討節省與成功理財的手冊,在銀行與保險界大量流傳,擁有超過百萬名讀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只用10%的薪水,讓全世界的財富都聽你的》,也就是你手上的這本好書,而這些「巴比倫寓言」更成了現今的勵志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