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讀書老是分心,原來是挑錯座位!根據心理學,選在能讓人看到的地方,確實證明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2853

我在學生時代非常喜歡去圖書館讀書。一開始,我喜歡選那些沒有人能看得到我的地方,遠離喧囂,安安靜靜地讀。但是後來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看書看不到一會兒就會走神得非常厲害,而且總是無法回神,於是「愉快的」一天就這麼過去了,而我依然腦袋空空,毫無收穫。

 

後來,我在大衛‧邁爾斯(David G. Myers)的《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中看到一個概念—社會助長作用。社會助長作用講的是,做自己擅長或不需要高技術要求的事情時,我們會因為身邊有其他人而使效率得到提升。

社會學家特里普利特(Norman Triplett)觀察自行車手的成績後發現,自行車手一起比賽時,他們的成績比單獨和時間賽跑時的成績好得多。在他的另一個實驗中,他要求兒童以最快的速度在漁用捲線上繞線,結果發現,當兒童一起做這件事情時,他們的速度都比單獨完成時快得多。

讀書相對來說不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基本上不用極為精密的「操作」,所以我後來根據這個心理學效應調整位子,選在能讓人看到的地方。後來的體驗確實證明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除了少數「放閃」的人,來圖書館的人大多是來讀書的,他們的行為也影響我,一定程度上同時刺激了我潛意識裡的競爭意識。

另外,偷懶時就會感受到行為與周圍不一致的不愉悅,進而讓自己更專注在讀書上。至少,恍神不到一會兒,眼前晃過一個人就會把自己的神叫回來了。實際上,社會促進是一套監督機制,它利用的是我們對自己形象管理的需要。人區別於動物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具有社會性,我們很多行為的習得是基於社會約束和社會提倡。

當我們處在個人世界時,行為會更加接近本能。所以有人經常提到:看一個人的人格品質就看他獨處時的選擇。當我選在圖書館裡沒有人打擾的地方讀書時,實際上就更容易做出基於本能的反應—恍神和偷懶。後來選擇到人多一點的地方,一定程度上也是構建了監督自己行為的機制。想要偷懶時,會受到周圍其他讀書的人影響。

同時,為了維護潛意識裡受到認可的社會形象,這種需求會推動自己對學習的投入度,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除了社會助長效應可以充當我們的監督機制,還有哪些可以用來充當監督機制的心理學效應呢?另一個較為簡單的辦法是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

作者簡介
衛藍

知乎心理學達人,時間管理講師,領英、爭鳴網專欄作者,創業公司行銷人,自媒體人。在大學期間閱讀超過三百本以上的心理學和自我管理類書籍,同時查閱大量文獻,致力於心理學知識的生活化應用,讓枯燥的理論變得有趣而實用。

高認知的人更喜歡思考與反省自己,他們更喜歡有邏輯和詳細的資訊,而低認知的人更喜歡聽有情緒的故事,更容易自己感動自己。雞湯愈是橫飛,我們愈是要潛心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

※本文由時報出版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誠徵專欄作家】

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職場英雄們的心嗎?

《董事長碎碎念》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

歡迎來信投稿創業心路歷程、職場經驗、團隊管理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

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董事長碎碎念》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投稿吧→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