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懷菲德:海圖是什麼?為什麼「海圖」象徵支配世界的權力,而不是「地圖」?

2256

謎樣的西元前航海術:五千年前就有遠航技術,卻沒人知道如何辦到的?在文字出現以前,航海技巧都靠口頭傳播。沒有羅盤與海圖,在難以測量方位與距離的情況下,古人只能靠風向及夜空中的繁星引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在西元十一世紀,維京人就已接觸過美洲。他們從太陽、鳥、魚判斷島嶼方向,並順利成為北方水域的霸主。

 

早期海圖充滿謎團

早期船上的羅盤並沒有流傳下來,但我們知道路易九世看的是哪一種海圖,因為現存最早的海圖,就是從這個時期傳下來的──西元約1290年的《比薩海圖》(Pisan Chart)。這張海圖(以及接下來一世紀流傳至今的其他海圖)可說是地圖史上最神祕的事件之一。

只要瞧一眼《比薩海圖》,就會立刻發現兩項傑出的特色:第一,地中海海岸線被極為精準的描繪出來;第二,地圖被自兩個中心點放射的線條網絡涵蓋,明顯是將羅盤的形式貫徹在整張地圖上。

這張精確度極高的地圖,是如何在中世紀的義大利現身?它與羅盤的關聯程度有多準確?它是一個人的原創作品,還是承襲自發展好幾個世紀的古老海圖?很難相信這是由單人繪製,但如果是後者,也無法解釋為何在1270年之前,沒有半點這類地圖存在的證據。

然而有一項物品,則是從古典時代一路發展到中世紀,那就是航路手冊:在13世紀,希臘的周航記被稱為「波特蘭記」(portolani,意為「與港灣有關的紀錄」),列出港口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最有名的例子是《航海手冊》(Lo Compasso danavigare),在當時通用於義大利船員之間,因此讓人很輕易的猜測出,也許《比薩海圖》就是從這種文字內容,在羅盤方位的輔助之下轉變而成。

可惜的是,《航海手冊》上的地名與《比薩海圖》差異極大,甚至連義大利境內的地名都不同。況且把地名與方位轉換為一張精確的地圖,可說是一件大工程,不只需高明的幾何與製圖技巧,還得憑空想像;在沒有相似物的情況下,創造出一種繪圖形式。就算《比薩海圖》是以現已失傳的波特蘭記為基礎,我們依舊不知道它是怎麼畫出來的;而且我們也無法正確回答這張海圖的最基本問題──要怎麼使用它?

海盜德瑞克與英格蘭興起

英格蘭踏入海上冒險競爭圈的歷程,幾乎與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的戲劇性人生畫上等號。德瑞克強烈反對天主教與西班牙人,於是被伊莉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私下僱用為海盜,獲准在侵略美洲的航行途中,攻擊西班牙的領地。結果,他把原本要獻給西班牙國王的金銀財寶全納為己有,還重創了西班牙的港口與艦隊。

英格蘭視西班牙為惡魔的勢力,所以發動戰爭是天經地義;但為了不讓女王的皇冠蒙塵,戰爭並沒有以官方名義公開進行,而是透過私掠船較勁。德瑞克最大膽的偉業,是在1577至1580年航海繞行全球一周;起初只是個魯莽的計畫,想通過麥哲倫海峽,侵擾西班牙的港口,以及他們在南美洲太平洋海岸的航運,這個區域在此時是西班牙人的要塞。

目標達成之後,德瑞克解決返航問題的方式,就是繞行地球。他的成就引起大眾高度關注,地圖上開始畫出他留在世界上的足跡。其後他在1585至1586年的「西印度大突襲」(Great West Indian Raid),更被許多慶祝性質的地圖當作紀念,而1588年西班牙艦隊被英格蘭打敗的故事,也理所當然的被畫在地圖上,德瑞克在其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這些地圖很難被當成具有功能性的海圖,反而比較像敘事地圖或新聞地圖,從它們的描繪,就可以看出海上事件對於伊莉莎白時代的歷史,以及英格蘭的國家意識有多重要。德瑞克曾經被稱為英格蘭海軍之父,從各種技術觀點來看這都不正確,但德瑞克的航海,確實成為英格蘭政經生活的永久核心特質;考慮到這點的話,他名副其實。

歐洲海權拓展的過程,對航海術、造船術與海上經濟造成不計其數的影響,當然這是雙向的關係;歐洲科技促成了海外冒險,而新大陸的誘惑,也刺激了船隻設計、武器與航海術的進步。

畫出南北極地區

到了19世紀初期,地球海洋只剩南北極地區沒探索到。此時探險家已經知道,這些荒涼的土地,並沒有商業或帝國方面的利益可圖,但還是想把地圖完成。這股動力也就獨立出來,成為現在的目標。國家威望結合科學面的好奇心,產生新的企圖,也就是要穿過北極與南極的冰凍外圍。其中,西北航道就是持續最久的目標。

這些源自巴芬灣與哈德遜灣的出路,如果真的存在,肯定掌握了加拿大北部的任何航道,但這些水域每年有8個月是冰封的,而且因為離地磁北極(此時位於布西亞半島﹝Boothia Peninsula﹞,約北緯72度、西經93度)太近,羅盤幾乎無用武之地。

詹姆斯.克拉克.羅斯(James Clark Ross)與威廉.愛德華.派瑞(William Edward Parry)在1821至1833年間的幾次早期航行,累積了從蘭開斯特海峽(Lancaster Sound)到梅爾維爾島(Melville Island)這個地區的可觀知識。1831年,羅斯抵達地磁北極,他說:「此地是自然界最偉大、也是最黑暗的力量中心之一。」但引起大眾想像的,卻是圍繞在約翰.富蘭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身旁的謎團。

富蘭克林於1845年率領「幽冥號」(Erebus)與「驚恐號」(Terror),卻在搜尋西北航道時失蹤,當時他已經是高齡60歲的知名人物。而籠罩在他足跡上的不祥之影,成為轟動一時的事件。

1848至1859年間,為了尋找富蘭克林與其船員,已經累積多達四十次以上的遠征行動,直到有人在威廉王島(King William Island),找到埋有船員日誌的石堆為止。日誌上寫著,兩艘船已經被冰封了一年半,期間富蘭克林去世了,於是船員只好在1848年4月棄船,動身尋找最近的居住地,也就是500英里外,哈德遜灣公司位於決心堡(Fort Resolution)的一座基地。

不幸的是,這趟旅程中的129名船員無人生還。他們乘著船上的小艇,希望能沿著巴克河(Back River)逆流而上,卻沒力氣拖著小艇橫越寒冰。人們找到這艘小艇時,旁邊有兩具骷髏、一支錶、一條手帕、一把梳子、一本祈禱書,以及一本奧利弗.戈德史密斯(按:Oliver Goldsmith,愛爾蘭詩人、作家與醫生)的《威克菲德的牧師》(The Vicar of Wakefield),看起來格外淒涼。

尋找富蘭克林的遠征行動,大幅增加了加拿大北極地區的知識,而包括海軍部在內的地圖出版商,也開始發行特殊的海圖,來解說這段期間極地探索的過程。其中一位搜索者羅伯特.麥克羅(Robert McClure),在1850年成為第一個橫越西北航道的人,不過這有一部分,是他棄船之後靠雪橇達成;而且他的方向與前人相反,是穿過白令海峽進入北極海。

這條人們尋找已久、連結大西洋與太平洋的航道,直到1906年,才被挪威的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真正」航行通過;他花了3年時間探險,也找到富蘭克林船員的骷髏;這些骷髏躺在北極冰地60年都沒人發現。

至於另一條歷史性的航道是東北向航道,從歐洲到白令海峽,在1879年由瑞典人阿道夫.艾瑞克.努登舍爾德(Adolf Erik Nordenskiöld)成功通過。當時是19世紀末期,完全沒有可供辨認的極地地形,冰塊也沒有明顯的漂移,這讓船員與科學家推測,北極地區不是一塊大陸,而是一面結凍的海洋。

這個概念之後被弗里喬夫.南森(Fridtjof Nansen)在1893至1896年間的「冰封航海」所證實。他的船穿過冰帽航行了1,500英里,路線與北極點只差幾度。相反的,在1820年代,人們數次目擊南極洲之後,就很清楚它是一塊大陸,有山、有冰河。

南極洲在1819至1824年間,被俄羅斯人薩德斯.馮.別林斯高晉(Thaddeus von Bellinghausen)首次繞行,之後他花了8年時間,試圖畫出南極洲位於冰山另一端的海岸線,尤其是威德爾海(Weddell Sea)與羅斯海(Ross Sea)。

南極地區涉入的海事領域,除了基本物理面差異之外,其實跟北極地區沒有太大的不同:都考量到橫跨陸地抵達極點的門路、科學研究,以及捕鯨等事業之商業潛力評估。這些地區的戰略價值(尤其是北極),一直到20世紀才浮上檯面。自此,極地探索變成一項國際競賽,雖然沒有實質的報酬,但科學、個人勇氣與國家間的角力,在這當中詭異的混雜在一起。

作者簡介

彼得‧懷菲德

地圖史與世界探索的獨立學者與首席專家。著有《天堂圖誌》(The Mapping of the Heavens)、《倫敦:地圖人生》(London: A Life in Maps)、《世界諸城》(Cities of the World)與《旅遊文學史》(Travel: A Literary History)等書。

 

※本文由大是文化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